立冬后养生六大原则
2024-03-30 13:07:04
1、定时起居:冬至之后,白天时间缩短,睡眠时间也需要根据季节调整,最好是早睡晚起,等到天亮再起床,尤其是老年人,有高血压、心脑血管等慢性病,尤其要做到缓慢起床,不能醒来立马起床,可能导致血压急剧升高。老年人可以在早上9-10点出来运动,或者下午3-5点运动都可以,不用非要早起运动。
2、多做运动:喜欢晨练的老人们也不需要那么早起床,最好太阳出来再去锻炼,这样阳气升发,还可以晒太阳补阳,也不会因为太冷而出现心血管意外。除此之外,年轻人更要多运动,因为长期在办公室坐着,很少晒到太阳,身体内血液不畅通,更容易生病,多运动还能有利于增加免疫力,减少感冒。
3、快乐情绪:冬季养生中情绪养生是必不可少的,有个好心情,就是一剂很好的养生药,让人们在寒冷的冬天都暖洋洋的,而且身体的气血也会通畅,不会气郁气结,少生很多病。
4、食补温肾:冬季食补最主要的是补肾精,因为肾属冬天,冬季里是补肾的最好季节,而冬至是最重要的补肾节点,如果这个时候肾精亏虚,来年真的会感到虚。
5、药补要对症:现在很多人都喜欢冬季进补用膏方,觉得省事,不用每天操心吃什么,其实专家们并不建议大家盲目吃膏方。膏方主要适用于慢性病患者和免疫力低下者,一般的白领人群不需要补膏方,只要多运动,饮食均衡就好。而且膏方需要根据个人体质辩证开药,不是直接去药店买来什么补血的阿胶膏方都能吃得,有的人不对症可能越吃越坏。
6、防低温损伤:冬至之后,气温进一步下降,体弱的老人往往因低体温而出现皮肤苍白,发凉,或者皮肤青紫;面部肿胀,全身肌肉僵硬,腹胀,或者寒颤,动作思维发生障碍,呼吸频率及咳嗽反射降低,心搏缓慢,有突发室颤或心跳骤停的倾向而导致死亡。或者因为寒冷的气候收缩血管,减慢血流,增高血液粘稠度,从而导致心脏血管发生痉挛,诱发心绞痛,或者形成血栓,导致心肌梗塞、中风。
声明:本网站信息来自网络,所有数据仅供参考,不代表本站立场,如存在版权或非法内容,请联系站长删除,联系邮箱:abc5566@foxmail.com。
猜你喜欢
-
家里有蟑螂怎么解决
阅读量:95 -
吃叶子的菜是哪些
阅读量:53 -
江西邻省有哪些
阅读量:49 -
长春都有什么区
阅读量:79 -
三亚有哪些好玩的景点
阅读量:54 -
蚕丝怎么抽丝剥茧
阅读量:30 -
论文选题怎么选
阅读量:81 -
花店怎么保存鲜花
阅读量:59 -
巧克力酱弄到衣服上怎么洗
阅读量:42 -
梅花鹿品种有哪些
阅读量:46
-
阅读量:94
-
阅读量:81
-
阅读量:56
-
阅读量:62
-
阅读量:74
-
阅读量:67
-
阅读量:77
-
阅读量:25
-
阅读量:82
-
阅读量: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