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务软件在我国发展经历了哪些阶段
2024-04-14 19:29:09
1、1988年之前萌芽准备阶段。
80年代中期之前,我国的企业基本上处于计划经济的环境下,企业的主要使命是为完成计划任务而生产,相应的会计工作的管理模式是以其账报账为主。在此期间,企业管理中应用的软件主要是完成特定的统计功能,在会计核算中还没有一种能够解决全部基本功能的成熟的软件产品,具体应用中的产品大多属于统计存储型。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和普及,有关人员和机构已经着手进行会计电算化的研究,并就某些企业或某些功能进行产品开发,面向单一用户或单一功能的会计软件已经投入使用,如账务处理、固定资产管理和工资管理。由于企业对电算化的需求不明确,且会计人员与计算机人员没有很好的结合,会计软件的发展仍处于探索阶段。
2、1988年至90年代中期的核算型会计软件阶段。
80年代中期至90年代中期,我国的企业处于计划经济与市场经济混合并存的转轨经济时期,企业管理的主要特点是事务型管理,计算机普及范围进一步扩大,相应的会计核算的主要任务是以部门管理为中心,侧重于事务管理。在此期间,会计软件主要是核算型的部门级系统,大致包括总账管理、报表生成、工资核算、固定资产核算、材料核算、销售核算和库存核算。 核算到会计软件的特点是离散型,既有各模块之间联系松散,也有企业各部门间的系统结构、数据结构、文档格式及文件标准之间的差异,导致整个企业甚至部门内数据缺乏共享与并联。其在表面上与传统手工系统有很大区别,但实质上仅是处理手段的改变,没有改变原有的模式及功能。
3、90年代中期至今的ERP系统起步阶段。
90年代中期以来,我国市场经济体制逐步建立,计算机及网络技术在企业中已经广泛应用,面对在资源分配中起基础作用的市场,企业管理的主要任务转向资源管理,相应的会计工作的主要任务是为资源管理提供分析与决策信息。随着国外企业流程再造(Business Process Reengineering,后文简称BPR)及企业资源计划系统(Enterprise Resources Planning, 后文简称ERP)思想及技术的传入,我国会计软件从核算型进入了管理型时代,用友等公司已经开始就ERP系统进行相应的需求调查及软件开发。
声明:本网站信息来自网络,所有数据仅供参考,不代表本站立场,如存在版权或非法内容,请联系站长删除,联系邮箱:abc5566@foxmail.com。
- 上一篇:剑与远征齐天大圣值不值得培养
- 下一篇:水份传感器原理
猜你喜欢
-
推拿店如何营销
阅读量:56 -
电视黑屏没声音没图像怎么办
阅读量:60 -
职代会分组讨论怎么发言
阅读量:7 -
面包车是前驱还是后驱
阅读量:30 -
win10换win7不识别鼠标键盘
阅读量:38 -
企业如何界定人才
阅读量:87 -
华为手机桌面时间怎么设置
阅读量:26 -
高铁上能带护肤品跟化妆品吗
阅读量:7 -
魅族手机怎么查激活日期啊
阅读量:32 -
餐厅应该怎样吊顶
阅读量:88
-
阅读量:91
-
阅读量:36
-
阅读量:84
-
阅读量:49
-
阅读量:10
-
阅读量:88
-
阅读量:14
-
阅读量:9
-
阅读量:87
-
阅读量: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