厚积薄发的例子
2024-05-11 19:52:53
1、巴赫
德国音乐大师巴赫,他9岁时就失去了母亲,第二年又失去了父亲,成了一个孤儿。为了学习音乐,十几岁的孩子,没有旅费,一个人步行四百多公里到汉堡去拜师求艺,为了学习名家名曲,想借他哥哥的曲谱。
可他哥哥执意不同意,他偷偷抄曲谱,一抄就是半年。他哥哥不支持他学音乐,可他对音乐情有独钟,矢志不渝,含辛茹苦,勤奋追求,终于获得成功。所以,巴赫是在逆境中成长起来的。
2、吴承恩
他生于一个有学官沦落为商人的家族,家境清贫。吴承恩自幼聪明过人,《淮安府志》载他“性敏而多慧,博极群书,为诗文下笔立成。”但他科考不利,至中年才补上“岁贡生”,后流寓南京,长期靠卖文补贴家用。
晚年因家贫出任长兴县丞,由于看不惯官场的黑暗,不久愤而辞官,贫老以终。30岁后,他搜求的奇闻已“贮满胸中”了,并且有了创作的打算。
50岁左右,他整理了《西游记》的十几回,后来因故中断了多年,直到晚年辞官离任回到故里,他才得以正式《西游记》的创作。一生穷困的吴承恩,奋尽全力完成中外闻名的《西游记》后,带着悲喜交加的心情,约于万历十年(82岁)离开了人世。
3、苏洵
苏洵年轻时,读书不努力,常和一帮“狐朋狗友”赛马、游山玩水,糊里糊涂混日子。二十七岁的时候,苏洵才发现,混日子没意思。于是发愤学习,学习一年自以为差不多了,就去考进士,结果没有考中。
他这才认识到,学习并不容易。从此,他谢绝宾客,闭门攻读,夜以继日,手不释卷。如此发愤攻读了五、六年,终于文才大进,下笔如有神,顷刻数千言。
声明:本网站信息来自网络,所有数据仅供参考,不代表本站立场,如存在版权或非法内容,请联系站长删除,联系邮箱:abc5566@foxmail.com。
猜你喜欢
-
部落冲突联赛最晚什么时候开
阅读量:62 -
霸气十足的名字男
阅读量:40 -
春节期间正常营业标语
阅读量:90 -
风阻尼器工作原理
阅读量:22 -
好听的星座名字英文名
阅读量:56 -
辣烧鱼块的家常做法
阅读量:18 -
达比马地板的俗称
阅读量:17 -
春节的相关风俗
阅读量:58 -
初一到十五的风俗
阅读量:54 -
对春节的描述
阅读量:43
-
阅读量:67
-
阅读量:95
-
阅读量:67
-
阅读量:68
-
阅读量:38
-
阅读量:31
-
阅读量:73
-
阅读量:46
-
阅读量:31
-
阅读量: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