备课的基本步骤
2024-05-17 15:20:28
1、学期(或学年)备课。
学期(或学年)开始前,要在专研教学大纲和通览教材的基础上定出全学期的教学计划。其主要内容是:
(1)确定全学期的教学目的,要求和重点;
(2)安排一个学期的教学进度;
(3)合理分配教学内容和时间;
(4)考虑教学方法;
(5)做好教学(包括教具)的准备。
2、单元备课。
在一个单元或一个课题的教学之前,还应进行单元(或课题)备课,拟出一个单元的教学计划。单元备课主要解决以下问题:
(1)进一步熟悉与掌握教材内容,领会本单元编排的目的与意图,确定单元的教学目的与要求;
(2)妥善地处理教材,配备习题,安排授课时数及教学步骤;
(3)根据教材重点,难点,关键,确定主次,先后,详略;
(4)以单元为单位,把讲、读、写、练、实验和时间恰当地结合起来,通盘考虑学生能力的培养。
3、课时备课。
课时备课的主要任务是:进一步熟悉教材,写出具体教案,确定课时教学目的,教学方法,板书计划,课内外练习题等等。课时备课的主要任务是:进一步熟悉教材,写出具体教案,确定课时教学目的、教学方法、板书计划、课内外练习题等等。 钻研全册教材、单元教材和每节课的教材,要求各有不同,但都应贯穿从全体到部分,再从部分到全体的原则。即从全册教材的系统性中看到每一部分知识所占的地位,又从那个部分知识中看到它与旧知识和未讲到的新知识之间的联系,做到胸中有数。
4、课前备课。
教案写好了,是不是就等于备好课了呢?不是的。有的教师误以为写好教案或讲稿,就是备课工作的结束,讲课就不成问题了;也有的教师自恃讲课多年,教材比较熟悉,无需再花时间熟悉教案或讲稿,结果教学效果并不理想。因而写好教案或讲稿,不等于就能讲好课,要想取得好的教学效果,还得下一番熟悉教案的苦工夫。也就是说,要把讲授的内容,揣摩构思,默记熟练,真正做到融会贯通。
5、课后备课。
要想真正提高教学水平,搞好课后备课乃是极为重要的一环。这是由于:课前备课只是教学的准备工作,不等于实际课堂效果。真正反映教学效果的是学生掌握知识的情况如何。教案写的再周全,也不可能完全符合客观实际。教师只有在讲完课以后才会发现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学生也只有在学了以后才会发现自己的不足。因为,教师备课备懂,只能是初步的懂;只有讲课讲懂,能使学生听懂,对教材才是真懂。
声明:本网站信息来自网络,所有数据仅供参考,不代表本站立场,如存在版权或非法内容,请联系站长删除,联系邮箱:abc5566@foxmail.com。
- 上一篇:塞尔达传说:荒野之息简介
- 下一篇:钓鱼岛面积
猜你喜欢
-
衣香鬓影意思
阅读量:21 -
古代女性的择偶标准是什么
阅读量:11 -
此地无银三百两意思
阅读量:50 -
梦见大鳄鱼是什么征兆
阅读量:24 -
忘年之交意思
阅读量:45 -
湖北武汉特产有哪些
阅读量:12 -
明朝钱币有哪些
阅读量:25 -
春笋的功效和作用有哪些
阅读量:53 -
鱼胶的功效与作用
阅读量:94 -
路遥知马力日久见人心意思
阅读量:96
-
阅读量:57
-
阅读量:89
-
阅读量:11
-
阅读量:46
-
阅读量:37
-
阅读量:88
-
阅读量:87
-
阅读量:82
-
阅读量:72
-
阅读量: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