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如何正确引导孩子玩耍
2024-06-15 18:41:28
1、为孩子创设良好的游戏环境
特定的环境引起创设良好的游戏环境是幼儿“玩”的前提。首先从物质条件来说,应该有孩子想玩的东西,好奇的玩具或者其他有助于孩子参与游戏的材料;同时还应有孩子“玩”的场地,如房间、户外草地、儿童游戏场等,再者从心理需求上来说,轻松自由的气氛,成人对孩子的关爱,给孩子一个良好的心理环境,就能够激发孩子游戏的兴趣。但父母不要因为孩子弄乱了房间,而责备限制孩子的游戏,干预孩子的玩法,改变孩子的游戏规则。如果这样,就会改变游戏本身自由、愉快、自然及探索的特性。应该让孩子在良好的物质和心理环境中成为游戏的主人,充分表现自我,真正让孩子享受到游戏的乐趣。
2、在玩的过程中,给予必要的引导和帮助
对于幼儿来说,游戏并非完全是其自发的活动,同样需要模仿和学习。特别对于年龄较小的孩子,就更需要成人作出适当引导,激发孩子去玩。这样孩子才可以产生想象,根据记忆、表象,运用素材去丰富游戏的内容和情节。但并不是所有的游戏对孩子都起好的作用。家长应多关心了解孩子的游戏,及时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如发现孩子们在游戏中有放映大人们酗酒、打架的行为,这时就应及时纠正孩子的不良行为,讲清道理,说明利害,从正面引导孩子去玩。
3、在“玩”中有效的培养孩子的自主意识和合作意识
教孩子玩时要注意培养他们的自主能力意识,让孩子养成不依赖大人,能自己独立的玩。在西方国家,就较重视培养孩子的独立性。初生的婴儿就放在一间独立的房间,让孩子自己睡,一岁多的孩子大都能自己玩。而在我们这里,父母总怕孩子不会玩,怕孩子摔疼摔伤,总陪在孩子身边,时间一长,就养成了依赖成人的习惯,不会自己去思考问题,也就影响到孩子人格的健全发展。
喜欢和同伴玩是孩子的天性,到了幼儿期,与同伴交往的需要更为强烈。这时,家长不要拒绝别的孩子与自己的孩子一起玩。孩子是在与同伴的游戏中学会与人如何相处的。如果孩子长期与大人玩,大人会不自觉的迁就保护孩子,容易使孩子滋生霸道自负的行为,不利于孩子成长。所以成人要鼓励孩子与伙伴一起游戏,让孩子从游戏中得到锻炼,在与同伴的游戏中发展孩子的合作意识。
声明:本网站信息来自网络,所有数据仅供参考,不代表本站立场,如存在版权或非法内容,请联系站长删除,联系邮箱:abc5566@foxmail.com。
猜你喜欢
-
甘草加蜂蜜一天喝多少好
阅读量:20 -
红薯长毛放在一起的还能吃吗
阅读量:6 -
微波炉热饺子几分钟
阅读量:42 -
红豆薏米茶包可以泡脚吗
阅读量:67 -
糖蒜不甜可以再放糖吗
阅读量:20 -
什么人不能喝花椒水
阅读量:32 -
吃了哈密瓜之后多久吃螃蟹
阅读量:48 -
坐月子用艾叶洗澡有什么好处
阅读量:52 -
藕粉泡失败了还能喝吗
阅读量:30 -
红糖发糕发酵好后过夜蒸可以吗
阅读量:79
-
阅读量:84
-
阅读量:45
-
阅读量:74
-
阅读量:94
-
阅读量:37
-
阅读量:9
-
阅读量:45
-
阅读量:87
-
阅读量:5
-
阅读量: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