烧麦的来历与传说
2024-07-20 18:10:52
1、烧麦是非常引人喜爱的特色小吃,据说起源于包子。它与包子的主要区别除了使用未发酵面制皮外,还在于顶部不封口,作石榴状。最早的史料记载:在十四世纪高丽(今朝鲜)出版的汉语教科书《朴通事》上,就有元大都(今北京)出售“素酸馅稍麦”的记载。
2、该书关于“稍麦”注说是以麦面做成薄片包肉蒸熟,与汤食之,方言谓之稍麦。“麦”亦做“卖”。又云:“皮薄肉实切碎肉,当顶撮细似线稍系,故曰稍麦。”“以面作皮,以肉为馅,当顶做花蕊,方言谓之烧卖。”如果把这里“稍麦”的制法和今天的烧卖作一番比较,可知两者是同一样东西。
3、到了明清时代,“稍麦”一词虽仍沿用,但“烧卖”、“烧麦”的名称也出现了,并且以“烧卖”出现得更为频繁些。如《儒林外史》第十回:“席上上了两盘点心,一盘猪肉心的烧卖,一盘鹅油白糖蒸的饺儿。”《金瓶梅词话》中也有“桃花烧卖”的记述。清朝乾隆年间的竹枝词有“烧麦馄饨列满盘”的说法。
4、李斗《杨州画舫录》、顾禄《桐桥倚棹录》等书中均有烧卖一词的出现。《清平山堂话本·快嘴李翠莲记》:“烧卖、匾食有何难,三汤两割我也会。”傅崇矩《成都通览·成都之食品类及菜谱》中开列了“各样烧麦,大肉烧卖、地菜烧卖、冻菜烧卖、羊肉烧卖、鸡皮烧卖、野鸡烧卖、金钩烧卖、素芡烧麦、芝麻烧麦、梅花烧麦、莲蓬烧麦”。
5、清代无名氏编撰的菜谱《调鼎集》里便收集有“荤馅烧卖”、“豆沙烧卖”、“油糖烧卖”等。其中“荤馅烧卖”是用鸡肉、火腿配上时令菜作馅制成。“油糖烧卖则用板油丁、胡桃仁和白糖做馅制成。中国南方还有一种“卤馅芽菜烧卖”。
声明:本网站信息来自网络,所有数据仅供参考,不代表本站立场,如存在版权或非法内容,请联系站长删除,联系邮箱:abc5566@foxmail.com。
- 上一篇:越窑青瓷是什么朝代的
- 下一篇:清明节扫墓的寓意
猜你喜欢
-
让你眼眶红的说说
阅读量:60 -
坚持下去的励志句子发朋友圈
阅读量:94 -
感谢老师佳句
阅读量:52 -
三角肌的锻炼方法
阅读量:79 -
160斤跳绳减肥的正确方法
阅读量:65 -
深夜让对方看了心痛的心情句子
阅读量:24 -
超级温柔的朋友圈友谊文案短句
阅读量:88 -
多宝鱼如何养殖
阅读量:67 -
春节新年朋友圈温馨拜年祝福文案
阅读量:32 -
发朋友圈的经典文艺句子文案
阅读量:76
-
阅读量:95
-
阅读量:86
-
阅读量:23
-
阅读量:39
-
阅读量:91
-
阅读量:46
-
阅读量:46
-
阅读量:24
-
阅读量:11
-
阅读量: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