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三十岁称什么
2024-07-22 16:50:26
好评回答
1、在古代三十岁被称作而立之年,意思是人到三十岁可以自立的年龄。而立之年出自《论语·为政》: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除此之外,古代对于不同年龄的别称还有许多,比如襁褓、金钗之年、弱冠之年等等。
2、关于而立之年还有这样一个故事,在春秋时期,孔子在鲁国政坛受排挤后,就带领弟子们周游列国,但仍然四处碰壁,后来在在蔡国的时候,孔子与弟子们谈起自己的经历,孔子说他从30岁开始立志弘道,到现在快七十岁没能推销出仁政,感慨万千……宰予立即过来安慰孔子。
声明:本网站信息来自网络,所有数据仅供参考,不代表本站立场,如存在版权或非法内容,请联系站长删除,联系邮箱:abc5566@foxmail.com。
猜你喜欢
-
腾讯视频投屏失败是怎么回事
阅读量:69 -
四川警察学院收文科生吗
阅读量:65 -
一分钟大约写多少个字
阅读量:57 -
城南旧事主要内容
阅读量:18 -
电脑如何破解wifi密码呢
阅读量:83 -
睡前故事
阅读量:62 -
摩擦力怎么求
阅读量:70 -
描写雨的诗
阅读量:40 -
幼儿园洗手礼仪的意义
阅读量:42 -
有案底能考在职研究生吗
阅读量:71
猜你喜欢
-
阅读量:9
-
阅读量:83
-
阅读量:66
-
阅读量:38
-
阅读量:21
-
阅读量:92
-
阅读量:22
-
阅读量:92
-
阅读量:41
-
阅读量: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