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三十岁称什么
2024-07-22 16:50:26
好评回答
1、在古代三十岁被称作而立之年,意思是人到三十岁可以自立的年龄。而立之年出自《论语·为政》: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除此之外,古代对于不同年龄的别称还有许多,比如襁褓、金钗之年、弱冠之年等等。
2、关于而立之年还有这样一个故事,在春秋时期,孔子在鲁国政坛受排挤后,就带领弟子们周游列国,但仍然四处碰壁,后来在在蔡国的时候,孔子与弟子们谈起自己的经历,孔子说他从30岁开始立志弘道,到现在快七十岁没能推销出仁政,感慨万千……宰予立即过来安慰孔子。
声明:本网站信息来自网络,所有数据仅供参考,不代表本站立场,如存在版权或非法内容,请联系站长删除,联系邮箱:abc5566@foxmail.com。
猜你喜欢
-
男孩子从小吸烟怎么管教
阅读量:71 -
好听又好记的艺名
阅读量:55 -
好听简单的艺名
阅读量:31 -
好听的文艺名
阅读量:21 -
好听的女艺名
阅读量:72 -
有哪些好听的艺名
阅读量:37 -
女生好听艺名
阅读量:55 -
自己做的菜能带上火车吗
阅读量:65 -
道院之猪是什么意思
阅读量:17 -
制成玻璃的原材料是什么
阅读量: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