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大三老指的是哪三个人
2024-07-24 03:00:39
1、北大三老指的是张中行、季羡林和金克木。
2、张中行,1909年出生于河北香河。原名张璇,字仲衡,出自《尚书》“在璇玑玉衡,以齐七政”。后因名难认,以字的简化“中行”(《论语》有“不得中行而语之,必也狂狷乎”)行世。河北香河屯镇人,著名学者、哲学家、散文家。1931年毕业于通县师范学校,同年入读北京大学中国语言文学系。1935 年毕业后,先后在天津中学、保定中学、贝满女中、北京大学任教,曾任佛学杂志主编,副刊编辑。建国后长期供职于人民教育出版社,从事中学语言教材的编辑工作,退休后任人民教育出版社特约编审,直至1997年。主编及参编的著作有《文言常识》《文言文选读》(三册)、《古代散文选》(三册)及中学通用语文教材等。
3、季羡林:季羡林是中国著名古文字学家、历史学家、作家。曾任中国科学院哲学社会科学部委员、北京大学副校长、中国社科院南亚研究所所长。季羡林911年生于山东省清平县(现并入临清市)。1930年考入清华大学西洋文学系。1935年考取清华大学与德国的交换研究生,赴德国入哥廷根大学学习梵文、巴利文和吐火罗文等。1941年获哲学博士学位。
4、金克木:金克木(1912~2000 )字止默,笔名辛竹,1912年8月14日生于江西,祖籍安徽寿县。中学一年级就失学,若论学历不过小学毕业。1935年到北京大学图书馆做图书管理员,自学多国语言,开始翻译和写作。1938年任香港《立报》国际新闻编辑。1939年任湖南桃源女子中学英文教师,同时兼任湖南大学法文讲师。 1941年先生经缅甸到印度,在加尔各答游学,兼任《印度日报》及一家中文报纸编辑,同时学习印度语和梵语。1943年到印度佛教圣地鹿野苑钻研佛学,同时学习梵文和巴利文,走上梵学研究之路。1946年回国,应聘武汉大学哲学系。1948年后任北京大学东语系教授,随后娶历史学家唐长孺之妹唐季雍女士为妻。
声明:本网站信息来自网络,所有数据仅供参考,不代表本站立场,如存在版权或非法内容,请联系站长删除,联系邮箱:abc5566@foxmail.com。
猜你喜欢
-
蚬子怎么存放
阅读量:22 -
秦灭六国第一个灭的是哪国
阅读量:46 -
杨家将是由北宋著名将领谁抗击辽国入侵的故事演变而来
阅读量:29 -
夏天怎么存放巧克力
阅读量:50 -
鸡架不炸怎样做好吃
阅读量:96 -
我与相思于明月下一句
阅读量:16 -
白菜烧牛肉做法步骤
阅读量:11 -
柳絮什么时候开始飘
阅读量:33 -
鱿鱼仔焖豆腐如何做
阅读量:13 -
0是不是整数
阅读量:8
-
阅读量:64
-
阅读量:29
-
阅读量:94
-
阅读量:20
-
阅读量:50
-
阅读量:92
-
阅读量:52
-
阅读量:38
-
阅读量:6
-
阅读量: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