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茂腔文化是怎样的
2024-07-25 16:37:58
好评回答
1、茂腔是流行于潍坊、青岛、日照等地的地方小戏,传说因有一周姓尼姑演唱而得名“周姑调”,它最初是民间哼唱的小调,又有民间艺人肘悬小鼓拍击节奏而演唱得名“肘鼓子”。在其形成和发展过程中,茂腔大约在清道光年间已广泛流传于山东半岛一带。因其上下句结尾处“噢嗬罕”三字耍腔,形成特点,所以,又称“噢嗬罕”或“老拐调”。
2、青岛地区的胶州茂腔是山东茂腔的典型代表,茂腔原名肘子鼓、肘股子,始为城乡民间流传的口语化、唱腔简单的剧种。因发展过程中有旦角唱腔下句尾音翻高八度的唱法即“打冒”而得名,一般是用来表现妇女的哀怨以及社会伦理道德。
3、历史溯源:茂腔的起源可以认为是来自于明、清的民间小调,并带有说唱性质,初始为乡间流传的、口语化的、唱腔简单的地方小调。后来,在民间说唱形式“肘鼓子”的基础上,吸收花鼓秧歌的表演形式及剧目,逐步形成为“肘鼓子”声腔系统。
4、艺术特点:就中国戏曲来说,无论是广为人知的大剧种,还是生存在乡下农的地方小戏,其艺术特点都作为支撑一个剧种赖以生存的力量。然而,民间小戏与大剧种在程式性的程度上尚存在差异。
声明:本网站信息来自网络,所有数据仅供参考,不代表本站立场,如存在版权或非法内容,请联系站长删除,联系邮箱:abc5566@foxmail.com。
猜你喜欢
-
四的繁体字
阅读量:48 -
我的繁体字
阅读量:49 -
冰心的现代诗介绍
阅读量:31 -
石榴怎么做盘景
阅读量:20 -
涿怎么读
阅读量:47 -
英雄联盟段位的排列是什么?
阅读量:19 -
显卡挖矿是什么意思
阅读量:59 -
希斯莱杰是怎么死的
阅读量:59 -
乾隆的皇后有几个?分别是谁
阅读量:69 -
mini4和mini5区别是什么
阅读量: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