员外在古代是什么意思
2024-07-30 01:52:34
好评回答
1、员外,原指正员以外的官员,后世因此类官职可以捐买,故富豪皆称员外。
2、员外是员外郎一职的简称,有“正额之外”增设之意。三国时期魏末最早设置了员外散骑常侍,晋朝初年又设置员外散骑侍郎,都是皇帝的侍从官。南北朝时,新设了殿中员外将军、员外司马等。到了隋朝,员外成为尚书省二十四司内各司的次官,地位又提升了,唐,宋,辽、金,元,明、清沿隋制,以郎中、员外郎为六部各司正副主官,员外已在编制定员之内,成为显赫之位。
3、到了现代,也就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后,员外这一称呼逐渐淡出。但随之出现了“候补委员”这一新的职位称呼,于是就有了候补委员,其涵义与“员外”相比有一定变化,但大同小异,延用至今。
声明:本网站信息来自网络,所有数据仅供参考,不代表本站立场,如存在版权或非法内容,请联系站长删除,联系邮箱:abc5566@foxmail.com。
- 上一篇:起泡胶弄衣服上怎么办
- 下一篇:初次辟谷正确方法
猜你喜欢
-
入户水压调到多少mpa好
阅读量:34 -
90cm宽的床配多大的被子
阅读量:71 -
灯光太亮用什么遮挡
阅读量:29 -
ln是火线和零线吗
阅读量:7 -
风冷冰箱冷藏室结冰是什么原因
阅读量:50 -
一平方24墙多少块砖
阅读量:7 -
扫地机不行走什么原因
阅读量:44 -
房屋结构混合结构是什么结构
阅读量:63 -
土豆的做法有什么
阅读量:73 -
四分五裂成语解释
阅读量:16
猜你喜欢
-
阅读量:52
-
阅读量:13
-
阅读量:72
-
阅读量:63
-
阅读量:28
-
阅读量:45
-
阅读量:88
-
阅读量:11
-
阅读量:18
-
阅读量: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