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避三舍典故
2024-08-09 14:42:23
1、成语“退避三舍”是比喻主动退让和回避,以免发生冲突。这里的“三舍”并不是三间房子而是距离单位。《说文解字》中说:“舍,市居曰舍。”即“舍”指客人居住的宾馆,所以“舍”也可以当住宿讲。在古代,行军以三十里为一舍,也称一宿为一舍,“退避三舍”也就是说主动退兵九十里。此语出自《左传?僖公二十三年》:“晋楚治兵,遇于中原,其辟君三舍。”
2、春秋时期,晋国发生内乱,晋献公听信谗言,杀了太子申生,又派人捉第拿申生的弟弟重耳。重耳闻讯,逃出了晋国,在外流亡十几年。后来重耳经过千辛万苦来到了楚国。楚成王对重耳的人品十分钦佩,完全按照国君的标准来接待他,待他如上宾。
3、在一次宴会上,楚成王问重耳:“我待您情深义重,将来公子做了国贝君,打算怎样报答我呢?”重耳想了想说:“假如有一天晋、楚在战场相:见,我将命令晋军退避三舍,作为对您的报答。”重耳的这番话被一同饮酒千的楚国大将子玉听到了,他觉得重耳具有英雄气度,有朝一日回到晋国,一百定会对楚国构成威胁。子玉建议楚成王除掉重耳。楚成王说:“现在各国都在广招英雄,我们却要将广有贤名的英雄杀掉,那还有谁再敢与我们交往、定
4、词为我们效力?更何况,无缘无故地承担害贤的恶名也太大了。”十几年后,秦国帮助重耳返回晋国做了国君,重耳即位,称为晋文公。
5、晋文公即位后,励精图治,使一度衰弱的晋国国势好转起来。公元前633年,楚国组成陈、蔡、郑等国联军,攻打宋国。联军很快逼近宋国都城商丘。宋国情势危急,急忙派人向晋国求救。晋国与宋国一向修好,晋文公马上点兵出征,援助宋国。晋文公见楚军前来迎战,便守约,下令大军后退九十里,兑现了“退避三舍”的诺言。晋、楚两军在城濮交战,晋军奋勇作战,战胜楚军,赢得了胜利。
声明:本网站信息来自网络,所有数据仅供参考,不代表本站立场,如存在版权或非法内容,请联系站长删除,联系邮箱:abc5566@foxmail.com。
猜你喜欢
-
2016年春晚节目单
阅读量:32 -
后进生转化工作计划内容
阅读量:81 -
健康教育工作计划内容
阅读量:56 -
四年级美术教学计划内容
阅读量:92 -
奖学金感谢信范文
阅读量:61 -
自由落体运动教案内容
阅读量:62 -
班主任工作随笔范文
阅读量:94 -
灭火和应急疏散预案范文
阅读量:15 -
痞子英雄演员表
阅读量:5 -
有关中秋节的诗
阅读量:63
-
阅读量:39
-
阅读量:70
-
阅读量:46
-
阅读量:5
-
阅读量:35
-
阅读量:45
-
阅读量:60
-
阅读量:29
-
阅读量:57
-
阅读量: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