粽子的来历
2024-08-14 11:52:15
1、“路曼曼(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不错,人所熟知的屈原的故事是粽子由来。公元前340年,爱国诗人、楚国大夫屈原,面临亡国之痛,于五月五日,悲愤地怀抱大石投汩罗江。屈原死后,楚国百姓哀痛异常,纷纷涌到汨罗江边去凭吊屈原。渔夫们划起船只,在江上来回打捞他的真身。有位渔夫拿出为屈原准备的饭团、鸡蛋等食物,“扑通、扑通”地丢进江里,说是让鱼龙虾蟹吃饱了,就不会去咬屈原的身体。人们见后纷纷仿效。一位老医师则拿来一坛雄黄酒倒进江里,说是要药晕蛟龙水兽,以免伤害屈原。后来为怕饭团为蛟龙所食,人们想出用楝树叶包饭,外缠彩丝,发展成棕子。2.为了表示对屈原的崇敬和怀念,每到那一天,人们便用竹筒装米,投江祭奠,这就是中国的粽子——“筒粽”的由来。子——“筒粽”的由来。
2、但屈原的故事也只是一个传说,其实端午节吃粽子,这是中国人民的又一传统习俗。粽子,又叫“角黍”、“筒粽”。其由来已久,花样繁多。4.据记载,早在春秋时期,用菰叶(茭白叶)包黍米成牛角状,称“角黍”;用竹筒装米密封烤熟,称“筒粽”。东汉末年,以草木灰水浸泡黍米,因水中含碱,用菰叶包黍米成四角形,煮熟,称为广东碱水粽。
3、汉代许慎的《说文解字》。“粽”字本作“糉”,《说文新附?米部》谓“糉,芦叶裹米也。从米,葼声。”《说文?夂》:“葼,敛足也。”义为鸟飞时收敛腿爪。《集韵?送韵》:“糉,角黍也。或作粽。”6.晋代,粽子被正式定为端午节食品。这时,包粽子的原料除糯米外,还添加中药益智仁,煮熟的粽子称“益智粽”。米中掺杂禽兽肉、板栗、红枣、赤豆等,品种增多。粽子还用作交往的礼品。
4、从南北朝以后,民间才开始有粽子源自百姓祭奠屈原的说法。
声明:本网站信息来自网络,所有数据仅供参考,不代表本站立场,如存在版权或非法内容,请联系站长删除,联系邮箱:abc5566@foxmail.com。
- 上一篇:买商住两用房注意事项
- 下一篇:车漆裂缝怎么处理
猜你喜欢
-
freestyle什么梗
阅读量:69 -
键盘怎么清理
阅读量:74 -
freedom歌词
阅读量:81 -
圆柱体积的计算方法
阅读量:40 -
紫砂壶开壶的方法
阅读量:78 -
烤箱杨梅干的制作方法
阅读量:51 -
烤箱制作蛋挞的方法
阅读量:88 -
烤箱烤羊肉串的腌制方法
阅读量:43 -
用烤箱烤虾的方法
阅读量:10 -
九阳电磁炉e0故障维修方法
阅读量:48
-
阅读量:58
-
阅读量:48
-
阅读量:91
-
阅读量:50
-
阅读量:44
-
阅读量:46
-
阅读量:38
-
阅读量:89
-
阅读量:64
-
阅读量: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