朗诵技巧和发声方法
2024-08-15 23:32:13
1、呼吸训练:气息是声音的动力来源。充足、稳定的气息是发音的基础。有的人讲话或唱歌声音洪亮、持久、有力,人们赞叹说,他(她)“中气”很足,相反,有的人说话或唱歌音量很小,有气无力,上气不接下气,像蚊子嗡嗡叫一样,使人难以听清,这种人则“中气”不足。其间除了身体素质的区别外,还有一个气息调节技巧问题,即呼吸和讲话的配合、协调是否恰当的问题。 正常情况下,说话是在呼气时而不是在吸气时间进行的,停顿则是在吸气时进行的。如果是持续时间较长的讲话或朗诵,必然要求有比平时更强的呼吸循环。
2、声带训练:在通常情况下,人们说话时,声带的振动频率大约在60-350赫之间。声带的振动频率决定了发音的音响、音高、音色。声带对发音起很大的作用。声带的好坏,既有先天因素,也有后天的训练和保护。注意恰当的训练与运用声带,改变声带条件,保护声带,都是提高语音素质的重要方面。
3、共鸣训练:声带所产生的音量是很小的,只占人们讲话时音量的5%左右,其他95%左右的音量,需要通过共鸣腔放大得来。共鸣腔是决定音色的重要发音器官,直接引起语音共鸣的是声带上方的喉、咽、口、鼻四腔,此外,胸腔和头腔也有共鸣作用。说话用声是以口腔共鸣为主,以胸腔共鸣为基础。共鸣器以咽腔为主又可分为高、中、低三区共鸣。高音共鸣区,即头腔,鼻腔共鸣,音流通过该区共鸣,可以获得高亢响亮的声音。中音共鸣区就是咽腔、口腔共鸣,这里是语音的制造场,是人体中最灵活的共鸣区,音流在这里通过,可以获得丰满圆润的声音。低音共鸣区,主要的胸腔共鸣,音流通过该区共鸣,能够获得浑厚低沉的声音。
声明:本网站信息来自网络,所有数据仅供参考,不代表本站立场,如存在版权或非法内容,请联系站长删除,联系邮箱:abc5566@foxmail.com。
- 上一篇:如何做土豆的小技巧
- 下一篇:如何树立正确的择业观
猜你喜欢
-
欧洲西部大部分位于什么纬度
阅读量:22 -
家里湿度低怎么解决
阅读量:86 -
百发百中成语故事
阅读量:63 -
道教三清的名字分别是什么
阅读量:77 -
鼓励孩子们努力上进的句子
阅读量:91 -
染发补发根的技巧
阅读量:60 -
桂花什么品种最名贵
阅读量:54 -
科学心理学诞生于哪一年
阅读量:84 -
秘制青橄榄的制作方法
阅读量:61 -
汽车pin码在哪里查询
阅读量:79
-
阅读量:71
-
阅读量:60
-
阅读量:35
-
阅读量:41
-
阅读量:33
-
阅读量:16
-
阅读量:23
-
阅读量:27
-
阅读量:57
-
阅读量: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