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节由来简介
2024-08-16 04:30:27
1、流传甚广的“历史人物纪念”观点,依据南朝梁人吴均的《续齐谐记》及宗檩的《荆楚岁时记》,认为端午节起源于纪念屈原。还有认为是纪念伍子胥、纪念曹娥等。
传说屈原死后,楚国百姓哀痛异常,纷纷涌到汨罗江边去凭吊屈原。渔夫们划起船只,在江上来回打捞他的真身。有位渔夫拿出为屈原准备的饭团、鸡蛋等食物,“扑通、扑通”地丢进江里,说是让鱼龙虾蟹吃饱了,就不会去咬屈大夫的身体了。人们见后纷纷仿效。
一位老医师则拿来一坛雄黄酒倒进江里,说是要药晕蛟龙水兽,以免伤害屈大夫。后来为怕饭团为蛟龙所食,人们想出用楝树叶包饭,外缠彩丝,发展成棕子。以后,在每年的五月初五,就有了龙舟竞渡、吃粽子、喝雄黄酒的风俗;以此来纪念爱国诗人屈原。
2、闻一多先生认为端午节是古百越族举行龙图腾崇拜活动的节日,他在《端午考》及《端午节的历史教育》(见《闻一多全集》)两篇论文中详细论证了他的观点。
考古研究的发展和发掘的大量出土文物证实,闻一多先生的考证是科学的。中国的珠江流域、长江流域和黄河流域一样,同是中华民族古老文化的发源地。从发掘的原始文化遗存和史籍记载结合起来看,中国长江以南曾世代繁衍生息着一个崇拜龙图腾的族群,即古越族(亦称百越族),端午节就是他们创立用于祭龙祖的节日。
3、认为端午节起源于恶月恶日(见张心勤《端午节非因屈原考》)。
汉代人认为,五月五日为恶月、恶日,且有“不举五月子”之俗,即五月五日所生的婴儿无论是男或是女都不能抚养成人。一旦抚养则男害父、女害母。甚至出现了“五月到官,至免不迁”,“五月盖屋,令人头秃”等说法。这一习俗至迟从战国开始流行,迄至汉代盛行不衰。此俗在汉人王充的《论衡》、应劭《风俗通》以及《后汉书》中,多有记载。
4、说端午节源于夏至(详见刘德谦《“端午”始源又一说》)。
首倡夏至说者为黄石先生,1963年他在《端午礼俗史》(香港秦兴书局1963年出版)一书中提出,端午节如涓涓之水发源于远古时代,三代汇为川流,秦汉扩为河,唐宋纳百川而成湖海。
声明:本网站信息来自网络,所有数据仅供参考,不代表本站立场,如存在版权或非法内容,请联系站长删除,联系邮箱:abc5566@foxmail.com。
- 上一篇:2021祝愿高考成功的话
- 下一篇:二本学费一年大概多少
猜你喜欢
-
蜂蜜的用途是什么
阅读量:39 -
win7怎么显示隐藏文件
阅读量:61 -
雪花飘飘北风萧萧歌词
阅读量:26 -
怎么缓解紧张情绪?
阅读量:63 -
摩尔庄园骑士派对攻略
阅读量:88 -
上古卷轴5卡顿怎么办
阅读量:62 -
柠檬的用处
阅读量:36 -
大篷车主题曲是什么
阅读量:12 -
新超越极限攻略
阅读量:79 -
win7无线网络无法连接
阅读量:81
-
阅读量:7
-
阅读量:85
-
阅读量:67
-
阅读量:77
-
阅读量:5
-
阅读量:39
-
阅读量:15
-
阅读量:17
-
阅读量:83
-
阅读量: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