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课文简说
2024-08-23 18:21:32
好评回答
1、《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写的是少年周恩来耳闻目睹中国人在外国租界,受洋人欺凌却无处说理的事,周围的人都敢怒不敢言,从中深刻体会到伯父说的“中华不振”的含义,从而立志“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表现了少年周恩来的博大胸襟和远大志向。文中通过对人物语言、神态等描写,细致地刻画了人物。
2、辛亥革命爆发后,周恩来带头剪去辫子,并接触进步书籍,他读光复会领袖章太炎的书和同盟会的杂志,读康有为、梁启超的文章。无论是章太炎难懂的古体文,还是梁启超的近体文,周恩来都认真阅读。虽然进步刊物的思想侧重各有不同,但朴素爱国的道理是一脉相承的。周恩来的眼界随着阅读拓宽,思想得到升华,对事物有了自己独特的理解,所以,当其他同学还从未想过为什么要念书时,周恩来已经明确地提出“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
声明:本网站信息来自网络,所有数据仅供参考,不代表本站立场,如存在版权或非法内容,请联系站长删除,联系邮箱:abc5566@foxmail.com。
猜你喜欢
-
媪怎么读
阅读量:81 -
脆皮烤乳猪怎么做
阅读量:94 -
凤尾花怎么种
阅读量:44 -
承德美食
阅读量:27 -
钉螺可以整个吃吗
阅读量:5 -
光棍树怎么养
阅读量:5 -
作者在古代的意思是什么
阅读量:70 -
早上喝姜汁的功效与作用
阅读量:42 -
敕怎么读
阅读量:75 -
泡沫灭火器灭火的主要原理
阅读量: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