及笄的来源
2024-09-04 02:22:47
好评回答
1、及笄最早出自《礼记·内则》:“女子十有五年而笄。”笄,原本是指古代束发用的簪子。古代女子一般到15岁之后,就把头发盘起来,然后簪子绾住,表示自己已经成年。
2、“及笄”释义古代女子满15岁结发,用笄贯之,因称女子满15岁为及笄,也指已到了结婚的年龄,如“年已及笄”。出自语出《礼记·内则》“女子……十有五年而笄”。“笄”,谓结发而用笄贯之,郑玄注:“谓应年许嫁者。女子许嫁,笄而字之,其未许嫁,二十则笄。”笄,发簪。后因称女子年满十五为及笄,表示已到出嫁的年岁。
声明:本网站信息来自网络,所有数据仅供参考,不代表本站立场,如存在版权或非法内容,请联系站长删除,联系邮箱:abc5566@foxmail.com。
- 上一篇:良禽择木而栖的上下句
- 下一篇:君子一言驷马难追出处
猜你喜欢
-
煮风干羊肉的正确方法
阅读量:48 -
红薯樱桃薄饼制作方法
阅读量:65 -
家庭自制腊猪头的方法
阅读量:95 -
卤羊肉的制作方法和配料
阅读量:46 -
大块嫩牛肉火锅腌制方法
阅读量:93 -
手提油泵的使用方法
阅读量:19 -
广东正宗麻花的制作方法
阅读量:41 -
冬季清洗空调的最佳方法
阅读量:27 -
木器漆修补方法
阅读量:47 -
油炸五香花生的制作方法
阅读量:65
猜你喜欢
-
阅读量:81
-
阅读量:43
-
阅读量:89
-
阅读量:91
-
阅读量:22
-
阅读量:61
-
阅读量:45
-
阅读量:86
-
阅读量:28
-
阅读量: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