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讳疾忌医的故事与我国古代哪位名医有关
2024-09-06 17:06:43
好评回答
1、成语讳疾忌医的故事的名医是扁鹊。讳疾忌医是一个汉语成语,最早出自战国韩非的《韩非子·喻老》,讳疾忌医指隐瞒疾病,不愿医治;比喻掩饰自己缺点和错误,不愿改正;在句子中作主语、宾语、定语。
2、成语出处:扁鹊见蔡桓公,立有间。扁鹊曰:“君有疾在腠理,不治将恐深。”桓侯曰:“寡人无疾。”扁鹊出。桓侯曰:“医之好治不病以为功。”居十日,扁鹊复见曰:“君之病在肌肤,不治将益深。”桓侯不应。扁鹊出。桓侯又不悦。居十日,扁鹊复见曰:“君之病在肠胃,不治将益深。”桓侯又不应。扁鹊出。桓侯又不悦。居十日,扁鹊望桓侯而还走,桓侯故使人问之。扁鹊曰:“病在腠理,汤熨之所及也;在肌肤,针石之所及也;在肠胃,火齐之所及也;在骨髓,司命之所属,无奈何也。今在骨髓,臣是以无请也。”居五日,桓侯体痛,使人索扁鹊,已逃秦矣。桓侯遂死。故良医之治病也,攻之于腠理,此皆争之于小者也。夫事之祸福亦有腠理之地,故曰:“圣人蚤从事焉。”
3、(战国·韩非《韩非子·喻老》)后人由此提炼出成语“讳疾忌医”。
声明:本网站信息来自网络,所有数据仅供参考,不代表本站立场,如存在版权或非法内容,请联系站长删除,联系邮箱:abc5566@foxmail.com。
- 上一篇:绿豆不能像黄豆一样打出豆浆为什么
- 下一篇:hd版本app是什么意思
猜你喜欢
猜你喜欢
-
阅读量:86
-
阅读量:13
-
阅读量:59
-
阅读量:78
-
阅读量:7
-
阅读量:68
-
阅读量:27
-
阅读量:44
-
阅读量:36
-
阅读量: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