朦胧诗派的产生及特点是什么
2024-09-08 17:46:20
1、朦胧诗派的产生。70年代末80年代初出现的诗派,其代表人物有北岛、舒婷、顾城、江河、杨炼等。作为一个创作群体,“朦胧诗派”并没有形成统一的组织形式,也未曾发表宣言,然而却以各自独立又呈现出共性的艺术主张和创作实绩,构成一个“崛起的诗群”。关于朦胧诗曾在当时文坛引起论争。“朦胧诗派”精神内涵的三个层面是:一揭露黑暗和社会批判,二是在黑暗中寻找光明、反思与探求意识以及浓厚的英雄主义色彩,三是在人道主义基础上建立起来的对“人”的特别关注。“朦胧诗派”改写了以往诗歌单纯描摹“现实”与图解政策的传统模式,把诗歌作为探求人生的重要方式,在哲学意义上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从某种意义上讲,“朦胧诗派”的崛起,也是中国文学生命之树的崛起。朦胧诗无疑是中国当代汉语诗歌史上最值得关注也绕不过去的重要课题,它的重要性还在于它开启了诗歌的多个方向,启迪了当代汉语诗歌的多种可能性,它的源头性的意义还有待进一步挖掘。对于当代汉语诗歌来说,朦胧诗始终是一个强大的存在,一座含金量罕见、挖掘不尽的宝库。一般认为,朦胧诗是自1978年北岛等主编的《今天》杂志开始的。他们受西方现代主义诗歌影响,借鉴一些西方现代派的表现手法,表达自己的感受、情绪与思考。他们所创作出来的诗歌,与当时诗坛盛行的现实主义或浪漫主义诗歌风格呈现截然不同的面貌。
2、朦胧诗派的特点。“朦胧诗派”并没有形成统一的组织形式,也未曾发表宣言,然而却以各自独立又呈现出共性的艺术主张和创作实绩,构成一个“崛起的诗群”。最初,他们的诗还仿佛是在继承现代派或后现代派的传统,但很快地他们开拓了新的疆域,走得更远,自成一个王国。
声明:本网站信息来自网络,所有数据仅供参考,不代表本站立场,如存在版权或非法内容,请联系站长删除,联系邮箱:abc5566@foxmail.com。
- 上一篇:面如重枣的重读什么
- 下一篇:描写与记叙的区别是什么
猜你喜欢
-
新鲜的超大鱼怎么保鲜
阅读量:72 -
土豆丝怎么保鲜不变白
阅读量:30 -
新鲜的黄花鱼怎么冷冻保鲜时间长
阅读量:9 -
菜场卤菜不用保鲜柜怎么保鲜
阅读量:68 -
脐橙用保鲜袋怎么装
阅读量:83 -
排骨怎么炖不柴
阅读量:37 -
信阳鸡公山在哪里
阅读量:23 -
缴姓怎么读
阅读量:37 -
刮胡子刀可以带上飞机吗
阅读量:81 -
三不沾是什么意思
阅读量:60
-
阅读量:9
-
阅读量:90
-
阅读量:50
-
阅读量:22
-
阅读量:42
-
阅读量:6
-
阅读量:13
-
阅读量:57
-
阅读量:5
-
阅读量: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