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文中取消句子独立性是什么意思
2024-09-08 20:39:18
好评回答
1、取消句子独立性(简称:取独),是古汉语特有的一种语法现象,指的是用介词“之”嵌在主谓结构中间,使得本来可以独立成句的话变得语意未完。
2、取消句子独立性是当主谓短语在句中作为主语、宾语或一个分句时,虚词之用在主语和谓语之间,起取消句子独立性的作用,表明它并不是独立的完整的句子。取消句子独立性的作用:
(1)从心理上说,让读者从头就知道句子未完,就期待下文,这样句子更觉紧凑。
(2)在主语和谓语之间加一个“之”字,化成短语的形式,做句子的主语,原来的附加语则提升为句子的大谓语,占据重要的地位了,从而突出了大谓语的作用。
(3)从语气上理解,在主语和谓语之间加一个“之”字,具有停顿,舒缓语气,突出谓语,加强情感的作用,用现代词语来说,就是缓冲句子。
声明:本网站信息来自网络,所有数据仅供参考,不代表本站立场,如存在版权或非法内容,请联系站长删除,联系邮箱:abc5566@foxmail.com。
- 上一篇:免职什么意思和开除
- 下一篇:历史上常说的公元和公元前是什么意思
猜你喜欢
-
自己在家怎么做油豆泡
阅读量:79 -
为什么牛看见红色就会发疯
阅读量:38 -
水墨画的特点是什么
阅读量:90 -
富士山是活火山还是死火山
阅读量:6 -
高铁可以拿酒进去吗?
阅读量:91 -
凡尔赛人是什么人
阅读量:85 -
辣甜鱼做法步骤
阅读量:43 -
铅笔芯真的铅且有毒吗
阅读量:74 -
养多肉的技巧
阅读量:31 -
火花塞是做什么用的
阅读量:37
猜你喜欢
-
阅读量:91
-
阅读量:17
-
阅读量:55
-
阅读量:80
-
阅读量:74
-
阅读量:92
-
阅读量:81
-
阅读量:27
-
阅读量:38
-
阅读量: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