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的特有民俗风情是什么
2024-09-11 21:56:46
1、河南省的特有民俗风情是浚县古庙会、二月二、乞巧节、鬼节、祭灶和炒面节。
2、浚县古庙会,浚县一年一度的“正月庙会”闻名遐迩,是中原民俗文化的活化石,是原生态文化的缩影,德国一民俗学者逛过庙会后称浚县庙会为“中国老百姓的狂欢节”。2004年,浚县正月古庙会被列入中国民族民间文化保护工程试点项目;2007年,“浚县古庙会”和“浚县民间社火”被列入河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同时被评为河南民俗经典。
3、二月二,是“龙抬头节”或“青龙节”。这天,河南农村的妇女一般都不动剪刀,不做针线活,怕动了刀剪伤龙体。在这个节日里,人们到田野里采野菜,包饺子,煎煎饼,炒黄豆,煎腊肉,蒸枣馍,改善生活成为节日的一项重要内容。
4、乞巧节,河南新乡一带的乞巧风俗是在每年的农历七月初六晚上,当地未出嫁的姑娘七人凑成一组,每人兑面兑物,为织女准备供品。
5、鬼节,农历七月十五,是中元节,民间俗称为:“鬼节”。中原农家也称这天为“牲口节”,此日有许多敬奉耕牛的活动。
6、祭灶,农历腊月二十三,是“祭灶节”。河南腊月二十三祭灶的习俗,每到腊月二十三这天,中原城乡噼噼叭叭燃放起新年的第一轮鞭炮。城镇居民忙于购买麻糖、火烧等祭灶食品。在河南,典型的祭灶食品要首推灶糖。灶糖,是一种又粘嘴又粘牙的麦芽糖。祭灶供灶糖的原因,是为了粘住灶爷的嘴巴。在河南,人们把祭灶节看作仅次于中秋的团圆节。
7、炒面节,六月初六,民间称“炒面节”、“望夏节”、“闺女节”等,农村的各家各户,在六月初一至初六其间,都要把出嫁的姑娘接回家,款待后再送回婆家。俗语有:“六月六,请姑姑。”“六月六,挂锄勾,叫了大姑叫小姑。”
声明:本网站信息来自网络,所有数据仅供参考,不代表本站立场,如存在版权或非法内容,请联系站长删除,联系邮箱:abc5566@foxmail.com。
- 上一篇:扶贫济困的济是什么意思
- 下一篇:氨气溶于水后溶质是什么
猜你喜欢
-
烂了一部分的水果还能吃吗
阅读量:87 -
芹菜和虾仁能一起吃吗
阅读量:10 -
适合高考的励志座右铭
阅读量:20 -
对不起亲爱的我不能过去陪你是什么歌
阅读量:32 -
2022进入倒计时的说说
阅读量:55 -
我是一只猫猫猫猫猫猫心中的热情就像烈火在燃烧是什么歌
阅读量:36 -
绞肉的拼音
阅读量:22 -
伴侣的拼音
阅读量:26 -
二年级古诗
阅读量:11 -
友情和爱情的区别是什么
阅读量:66
-
阅读量:47
-
阅读量:74
-
阅读量:43
-
阅读量:32
-
阅读量:9
-
阅读量:18
-
阅读量:60
-
阅读量:95
-
阅读量:37
-
阅读量: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