峨眉山月歌赏析
2024-09-13 23:00:42
1、此诗是作者李白于开元十三年(725)出蜀途中所作。这首诗意境明朗,语言浅近,音韵流畅。全诗意境清朗优美,风致自然天成,为李白脍炙人口的名篇之一。
2、“峨眉山月半轮秋,影入平羌江水流。”前两句是说,高峻的峨眉山前,悬挂着半轮秋月。诗从“峨眉山月”写起,点出了远游的时令是在秋天。“秋”字因入韵关系倒置句末。秋高气爽,月色特别明亮。以“秋”字又形容月色之美,信手拈来,自然入妙。月只“半轮”,使人联想到青山吐月的优美意境。在峨眉山的东北有平羌江,即今青衣江,源出于四川芦山县,流至乐山县入岷江。次句“影”指月影,“入”和“流”两个动词构成连动句式,是说月影映入江水,又随江水流去。生活经验告诉我们,定位观水中月影,任凭江水怎样流,月影却是不动的。“月亮走,我也走”,只有观者顺流而下,才会看到“影入江水流”的妙境。所以此句不仅写出了月映清江的美景,同时暗点秋夜行船之事。意境空灵入妙。
3、“夜发清溪向三峡,思君不见下渝州。”后两句是说,夜间乘船出发,离开清溪直奔三峡。想你却难相见,恋恋不舍去向渝州。次句境中有人,第三句中人已露面:他正连夜从清溪驿出发进入岷江,向三峡驶去。这位“仗剑去国,辞亲远游”的青年,乍离乡土,对故国故人不免恋恋不舍。江行见月,如见故人。然而明月毕竟不是故人,于是只能“仰头看明月,寄情千里光”了。末句“思君不见下渝州”,表达依依惜别的无限情思,可谓语短情长。
4、峨眉山月半轮秋,影入平羌江水流。夜发清溪向三峡,思君不见下渝州。
声明:本网站信息来自网络,所有数据仅供参考,不代表本站立场,如存在版权或非法内容,请联系站长删除,联系邮箱:abc5566@foxmail.com。
猜你喜欢
-
oppor15忘记密码了怎么解锁
阅读量:51 -
cad致命错误如何解决
阅读量:66 -
九五之尊大结局
阅读量:13 -
王者荣耀哪里可以领钻石
阅读量:39 -
cad块的创建
阅读量:33 -
神医传奇大结局
阅读量:47 -
中500万怎么领奖细节
阅读量:43 -
厄运小花能出黑莲花吗
阅读量:90 -
4s店设置的保养时间
阅读量:76 -
19款高尔夫14t雪天怎样驾驶
阅读量:5
-
阅读量:36
-
阅读量:7
-
阅读量:44
-
阅读量:9
-
阅读量:24
-
阅读量:45
-
阅读量:91
-
阅读量:73
-
阅读量:42
-
阅读量: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