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露节气如何养生
2024-09-15 03:19:47
1、注重足部保暖
“白露身不露,寒露脚部露”。寒露节气一过,应注重足部保暖。晚上最好用热水泡脚,这样可以促进血液循环,缓解疲劳。中医认为人体足部分布着许多穴位和经络,通过泡脚,可以促进气血运行,舒筋活络,有很好的养生效果。
2、不能让腰腹部、肩膀受寒
寒露节气,天气变冷,这个时候不能再“秋冻”了。要及时添衣保暖。注意肩部、腰腹部的保暖,防止冷气侵袭。
3、早睡早起
寒露过后昼短夜长,自然界中的“阳气”开始收敛、沉降。此时便是人们保养阳气之时,因此,人们的起居时间也应当做相应调整。《素问·四气调神大论》中就有“秋三月,早卧早起,与鸡俱兴。”的论段,就是告诉人们秋季养生的道理。
4、养阴防燥
寒露后,雨水渐少,天气干燥,昼热夜凉。许多人会相继出现中医上所悦的“凉燥”症状,即咽干、鼻燥、皮肤干燥等。苏所长表示,寒露时节养生跟秋分不一样,寒露养生最主要的是预防“凉燥”,从养阴防燥、润肺益胃方面入手。
5、养胃
秋天气温渐渐变凉,而胃肠道对于寒冷刺激非常敏感,如果防护不当就会引发胃肠道疾病或使原有的胃病更加严重。因此,寒露以后的养生特别要注意养护好自己的胃部。首先要注意保暖,入秋以后要特别注意胃部保暖,适时增添衣服,夜间睡觉要注意盖好棉被。
6、适量运动
季是运动锻炼的大好时机,可根据个人情况选择不同的运动项目进行锻炼,长期坚持可增强心肺功能。散步、爬山等都是很好的选择。但开始时强度不宜太大,应逐渐增加运动量,如果过度运动,会增加人体的疲惫感,反而不利于身体恢复。
7、扫除抑郁
秋季临床上抑郁状态的患者明显增多。专家指出,由于深秋气候渐冷,日照减少,风起叶落,常会勾起凄凉之感,使人们情绪不稳,易于伤感。因此,在深秋时节,人们需保持良好心态,宣泄积郁之情,因势利导,培养乐观豁达之心,这也是秋季养生保健不可忽略的一点。
声明:本网站信息来自网络,所有数据仅供参考,不代表本站立场,如存在版权或非法内容,请联系站长删除,联系邮箱:abc5566@foxmail.com。
猜你喜欢
-
面包有酒味还能吃吗
阅读量:79 -
胶囊咖啡一定要用咖啡机吗
阅读量:80 -
平底锅加热披萨要油吗
阅读量:54 -
晚上可以吃西瓜的吗
阅读量:21 -
香印和晴王葡萄区别
阅读量:89 -
饺子皮汤面
阅读量:10 -
卤牛肉炒冬瓜的做法
阅读量:38 -
雪豆月饼的做法
阅读量:9 -
鸡蛋抱饺的做法
阅读量:86 -
鸡蛋饼汤饺的做法
阅读量:85
-
阅读量:11
-
阅读量:91
-
阅读量:47
-
阅读量:71
-
阅读量:41
-
阅读量:83
-
阅读量:8
-
阅读量:26
-
阅读量:7
-
阅读量: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