志不求易者成事不避难者进什么意思
2024-09-24 03:06:37
1、“志不求易者成,事不避难者进”源自《后汉书·虞诩传》,原句“志不求易,事不避难”,说的是立志不贪求容易实现的目标,行事不躲避风险困难。意在强调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要树立必胜信念、知难而进。
2、《后汉书·虞诩传》中有言:“志不求易,事不避难……不遇盘根错节,何以别利器乎”,意谓立志不求易成,行事不避艰难,就比如砍柴,如果没有遇到盘根错节,怎么能分别利刃与钝刃的区别呢?后常用“志不求易者成,事不避难者进”,来告诫人们只有志存高远,坚定不移,迎难而上,才会取得最后的成功。
3、东汉汉安帝永初年间,朝歌一带叛匪宁季等数千人连年聚众作乱,攻杀县吏,州郡无法平定。大将军邓骘便命虞诩作朝歌县官。当虞诩的故人旧友都为他深感忧虑之时,虞诩坦然笑答,“志不求易,事不避难,臣之职也。不遇盘根错节,何以别利器乎。”虞诩的这番话充分表现了他迎难而上的担当意识。
4、志不求易,事不避难,一直是古往今来成大事者的必备品质和精神追求。
5、据《国语·鲁语上》所载,鲁庄公之际,鲁国大饥,臧文仲便请求鲁庄公用鲁国名器去齐国换取粮食以赈饥乏。庄公问他谁去比较合适,臧文仲说,国家遇到饥馑,卿大夫应当出国求购粮食以救国难。我担任卿位,理当前去。臧文仲的随侍们疑惑道,国君没有命你前往,你却主动请缨,这不是自讨苦吃吗?
6、臧文仲告诉他们,“贤者急病而让夷,居官者当事不避难,在位者恤民之患,是以国家无违”。意思是说,贤能的人急于把不利留给自己而将方便让给别人,做官的人应当敢于担事而不回避危难,掌权的人应该体恤百姓的忧苦,这样国家才能安定。臧文仲历仕鲁国四朝,为后世景仰,正是因为他有志于为国纾难,而不求一己之利,所以在面对鲁国内外严峻情势之时敢于正视和担当,最终都取得了成功。
声明:本网站信息来自网络,所有数据仅供参考,不代表本站立场,如存在版权或非法内容,请联系站长删除,联系邮箱:abc5566@foxmail.com。
- 上一篇:众皆弃去光持石击瓮破之是什么意思
- 下一篇:山水一程三生有幸啥意思
猜你喜欢
-
灵芝孢子粉正确服用方法
阅读量:24 -
oppo手机怎么设置字体大小
阅读量:55 -
手机已连接wifi但上不了网怎么办
阅读量:8 -
虺蛇怎么读
阅读量:44 -
呐怎么读
阅读量:52 -
快手怎么看浏览记录
阅读量:44 -
上班犯困迅速清醒方法
阅读量:81 -
增强孩子记忆力的方法
阅读量:65 -
快手直播怎么提现
阅读量:37 -
qq日志手机怎么进
阅读量:61
-
阅读量:33
-
阅读量:94
-
阅读量:50
-
阅读量:91
-
阅读量:88
-
阅读量:26
-
阅读量:64
-
阅读量:75
-
阅读量:46
-
阅读量: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