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至民间习俗传说有哪些
2024-09-27 19:22:25
1、冬至吃“娇耳”
在我国北方有“冬至饺子夏至面”的说法,为何冬至这一天要吃饺子呢?饺子原名“娇耳”,相传是我国医圣张仲景发明的,距今已有一千八百多年的历史了。
东汉末年,名医张仲景见很多穷苦百姓忍饥受寒,耳朵都冻烂了,于是发明了“祛寒娇耳汤”,其做法是用羊肉、辣椒和一些祛寒药材在锅里煮熬,煮好后再把这些东西捞出来切碎,用面皮包成耳朵状的“娇耳”,下锅煮熟后分给病人,每人两只娇耳,一碗汤。人们吃下祛寒汤后浑身发热,血液通畅,两耳变暖,一段时间病人的烂耳朵就好了。
张仲景舍药一直持续到大年三十。大年初一,人们庆祝新年,也庆祝烂耳康复,就仿娇耳的样子做成食物,并称之为“饺耳”、“饺子”。此后,“祛寒娇耳汤”的故事一直在民间广为流传。每逢冬至和大年初一,人们吃着饺子,心里仍记挂着张仲景的恩情。所以,现在又有“冬至吃饺子一冬不会冻耳朵”的说法。
2、圆满一整年
冬至吃汤圆,是我国的传统习俗,在江南更是普遍,民间也有“吃了汤圆大一岁”的说法。汤圆也称汤团,是一种用糯米粉制成的圆形甜品,“圆”意味着“团圆”、“圆满”,所以冬至吃汤圆又叫“冬至团”。
汤圆可以用来祭祖,也可用于互赠亲朋。冬至,老上海人是最讲究吃汤圆的,亲人们聚在一起品尝新酿的甜白酒、花糕和糯米粉圆子,然后用肉块垒于盘中祭祖。
3、给大米搭个伴
在江南一带,人们在冬至这一天有煮吃赤豆饭的冬至习俗。传说共工氏有不才子,作恶多端,死在冬至这一天,死后变成疫鬼,仍残害百姓。但是,这个疫鬼最怕赤豆,因而人们在冬至之夜全家欢聚一堂共吃赤豆糯米饭,用以驱避疫鬼,防灾祛病。
声明:本网站信息来自网络,所有数据仅供参考,不代表本站立场,如存在版权或非法内容,请联系站长删除,联系邮箱:abc5566@foxmail.com。
- 上一篇:种植土怎么配
- 下一篇:桃李春风一杯酒江湖夜雨十年灯的意思
猜你喜欢
-
230码的鞋是多大
阅读量:53 -
2019年6月即将上映的电影
阅读量:58 -
高铁二等座怎么找厕所
阅读量:64 -
秋分时南半球是什么季节
阅读量:69 -
切辣椒手辣怎么办
阅读量:40 -
调研报告格式
阅读量:70 -
石柱特色小吃
阅读量:12 -
椰子传播种子的方法是什么
阅读量:17 -
头发染什么颜色显白
阅读量:96 -
微信零钱通理财安全吗
阅读量:53
-
阅读量:25
-
阅读量:48
-
阅读量:46
-
阅读量:89
-
阅读量:22
-
阅读量:86
-
阅读量:21
-
阅读量:76
-
阅读量:63
-
阅读量: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