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分有哪些习俗
2024-09-28 22:59:06
1、秋祭月
秋分曾是传统的“祭月节”,中秋节由秋夕祭月演变而来。古时有“春祭日,秋祭月”的民俗活动。秋分曾是传统的“祭月节”。祭月,在我国是一种十分古老的习俗,实际上是古时代我国一些地方古人对“月神”的一种崇拜活动。
中秋节普及于汉代,汉代是我国南北各地的经济文化交流融合时期,各地文化上的交流使节俗融合传播。“中秋”一词现存文字记载最早见于成书两汉之间的《周礼》中。汉至唐时期中秋节在我国北方地区还不很流行,在我国北方中原地区流行是在唐代之后。
2、吃秋菜
秋分是踏秋的正式开始。在岭南地区,昔日四邑(现在加上鹤山为五邑)的开平苍城镇的谢姓,有个不成节的习俗,叫做“秋分吃秋菜”。“秋菜”是一种野苋菜,乡人称之为“秋碧蒿”。逢秋分那天,全村人都去采摘秋菜。
在田野中搜寻时,多见是嫩绿的,细细棵,约有巴掌那样长短。采回的秋菜一般家里与鱼片“滚汤”,名曰“秋汤”。有顺口溜道:“秋汤灌脏,洗涤肝肠。阖家老少,平安健康。”一年自秋,人们祈求的还是家宅安宁,身壮力健。
3、送秋牛
秋分随之即到,其时便出现挨家送秋牛图的。其图是把二开红纸或黄纸印上全年农历节气,还要印上农夫耕田图样,名曰“秋牛图”。送图者都是些民间善言唱者,主要说些秋耕和吉祥不违农时的话,每到一家更是即景生情,见啥说啥,说得主人乐而给钱为止。言词虽随口而出,却句句有韵动听。俗称“说秋”,说秋人便叫“秋官”。
4、粘雀子嘴
秋分这一天农民都按习俗放假,每家都要吃汤圆,而且还要把不用包心的汤圆十多个或二三十个煮好,用细竹叉扦着置于室外田边地坎,名曰粘雀子嘴,免得雀子来破坏庄稼。
希望用汤圆将麻雀的嘴粘住当然只是农民朋友的美好想象和愿望,不过这其中也说明了一个道理,那就是汤圆的黏性比较大,不易消化,不宜多食。
5、放风筝
秋分期间还是孩子们放风筝的好时候。尤其是秋分当天。甚至大人们也参与。风筝类别有王字风筝,鲢鱼风筝,眯蛾风筝,雷公虫风筝,月儿光风筝,其大者有两米高,小的也有二三尺。
声明:本网站信息来自网络,所有数据仅供参考,不代表本站立场,如存在版权或非法内容,请联系站长删除,联系邮箱:abc5566@foxmail.com。
- 上一篇:大暑有哪些习俗
- 下一篇:一生一世的演员有哪些
猜你喜欢
-
茄子和牛奶能一起吃吗
阅读量:63 -
结婚穿几厘米高跟鞋
阅读量:89 -
结婚当天可以剪头发吗
阅读量:34 -
家常凉拌木耳的做法
阅读量:15 -
结婚为什么贴双喜
阅读量:57 -
家常凉拌金针菇
阅读量:77 -
家常凉拌松花蛋
阅读量:47 -
柿子和鸡蛋能一块吃吗
阅读量:62 -
南瓜味馄饨怎么做
阅读量:74 -
粉饼能带上飞机吗
阅读量:92
-
阅读量:38
-
阅读量:26
-
阅读量:91
-
阅读量:47
-
阅读量:65
-
阅读量:66
-
阅读量:68
-
阅读量:20
-
阅读量:51
-
阅读量: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