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汉语中监狱的含义
2024-09-29 21:10:29
好评回答
1、可指五种意思。讼案。
夫君臣无狱。——《国语·周语》
君子以明庶政,无敢折狱。——《易·贲》
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左传·庄公十年》
又如:狱辞(决狱之词);狱文(判决狱讼的文书);狱主(讼案的当事人)。
2、刑狱。
教,政之本也;狱,政之末也。——汉·董仲舒《春秋繁露》
又如:文字狱;动辄兴狱;狱牒(刑狱的判决文书);狱牍(刑狱的案卷);狱事(有关刑狱之事);狱法(刑狱之法)
3、刑罚。
廷议大辟,上终怜其才,故缓其狱。——清·昭连《啸亭杂录》
又如:狱深(刑罚严酷);狱刑(刑罚)。
4、监狱,牢房。
哀我填寡,宜岸宜狱。——《诗·小雅》。朱熹集传:“岸,亦狱也。《韩诗》作‘犴’。乡亭之系曰犴,朝廷曰狱。”
又如:狱家院子(狱卒);狱底(古代监禁重犯的地下室);狱级(狱吏);狱牢(监狱)。
5、罪,罪案。如:狱具(罪案已定)。
声明:本网站信息来自网络,所有数据仅供参考,不代表本站立场,如存在版权或非法内容,请联系站长删除,联系邮箱:abc5566@foxmail.com。
猜你喜欢
猜你喜欢
-
阅读量:61
-
阅读量:46
-
阅读量:71
-
阅读量:64
-
阅读量:63
-
阅读量:25
-
阅读量:77
-
阅读量:86
-
阅读量:66
-
阅读量: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