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鼓作气成语故事出处
2024-10-05 19:58:44
1、成语故事
春秋时代,群雄争霸,战争不断。
公元前684年的春天,强大的齐国出兵攻打弱小的鲁国。鲁庄公亲自带领军队前往长勺应战。
到了长勺,双方摆开阵势,准备大战一场。
齐军先声夺人,首先擂响战鼓向鲁军发动进攻。鲁庄公正谁备出兵迎战,谁知被主动请战、陪同而来的曹刿劝住了,说:“大王,时机未到,等会儿再说。”
齐军见鲁军毫无动静,不出来应战,便再一次擂响战鼓,摇旗呐喊起来。鲁庄公又想应战,但曹刿仍然要他按兵不动。齐军见鲁军还不出阵,便又一次擂起战鼓,向鲁军挑战。但曹刿还是叫鲁庄公命令军队坚守不战。
齐军三次准备进攻,都不见鲁军应战,士气大减,十分疲惫,情绪頓时低落下去,认为魯军不会再打了,大家纷纷坐下来歇息,队伍也开始松散开来。
这时,曹刿当机立断,对鲁庄公说:“进攻的时机到了。”
随着雨点般的战鼓响起,早就磨拳擦掌的鲁军将士奋勇出击,齐军没有来得及防备,顿时丢盔弃甲,四处溃逃。
战斗胜利后,庄公问曹刿:“刚才为什么要等齐军擂了三次进军的鼓后,才能出击?”
曹刿回答说:“两军交战,士气通常是取胜的关键所在。擂第一次战鼓可致使军上们振作起全部的精神,此时勇气最盛;擂第二次战鼓,士气就稍微有些低落了;到擂第三次战鼓时,士气跟着便裒竭了。当时敌方军队擂第三次鼓时,已经显出萎靡不振的样子,我方军队才擂第一次鼓,恰逢精神振作、勇气旺盛之时,因而能打败他们。再说,齐国到底是个大国,大国在战争中很可能有出其不意的行为,他们尽管说败退了,也或许是以退为进,我看到他们车轮的痕迹乱了,旗子也倒了,断定他们的确败退了,才请您下令追击。”
庄公听完后,对曹刿更是信服有加。从此,对曹刿更加倚重。
2、含义
一鼓作气(拼音:yīgǔ zuòqì)是一则来源于历史故事的成语,该成语最早出自《左传·庄公十年》。
一鼓作气原意是作战擂响第一声战鼓时,士气最为高涨,比喻趁劲头大的时候鼓起干劲,一口气把工作做完。
声明:本网站信息来自网络,所有数据仅供参考,不代表本站立场,如存在版权或非法内容,请联系站长删除,联系邮箱:abc5566@foxmail.com。
- 上一篇:土豆怎么种植盆栽
- 下一篇:汗马功劳成语故事出处
猜你喜欢
-
磨宝宝米糊要哪些食材
阅读量:16 -
小白菜是原产地在中国的蔬菜吗
阅读量:55 -
小孩偷钱屡教不改怎么办
阅读量:43 -
两小孩打架大人怎么做
阅读量:39 -
12小孩偷钱要怎么教育
阅读量:74 -
三岁小孩就打架怎么办才好
阅读量:49 -
三七花一次泡几朵最好
阅读量:45 -
湖南凉拌酸萝卜要哪些食材
阅读量:92 -
巴宝莉原产地是中国吗
阅读量:43 -
小尾寒羊原产地是中国吗
阅读量:31
-
阅读量:68
-
阅读量:41
-
阅读量:70
-
阅读量:18
-
阅读量:10
-
阅读量:49
-
阅读量:39
-
阅读量:11
-
阅读量:94
-
阅读量: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