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清时期的闭关锁国
2024-10-23 17:32:36
好评回答
1、闭关锁国政策,指闭关自守,不与外界接触的一种国家政策,是典型的孤立主义。严格限制对外经济、文化、科学等方面的交流。认定中国清代前期实行了闭关自守或闭关锁国政策的观点,源于当时试图向中国推销其商品(特别是鸦片)的英国商人。
2、“闭关锁国”体现为对海外贸易的各种限制性政策,其中最严重的是海禁,其次为一口通关,再次为其他限制性政策。从明朝官方的明文诏令看,海禁是有明一代的基本国策,如果以“不禁止即为开放”的标准看,只有洪武、永乐和嘉靖年间等个别时期有不断重申的海禁令。嘉靖年间的海禁真正执行只有十余年,而且仍允许葡萄牙人经澳门贸易。
3、到隆庆元年(1567年),不但偏僻港口根本无禁,设关港口私下出入者也很多,浙江甚至比公开放禁的月港更宽松。此后其他口岸也很快相继开放,而且间接贸易根本无法可禁,对日直接贸易也相当活跃,实际上已经是全面开海。
声明:本网站信息来自网络,所有数据仅供参考,不代表本站立场,如存在版权或非法内容,请联系站长删除,联系邮箱:abc5566@foxmail.com。
- 上一篇:四大名著都是哪个朝代著作的
- 下一篇:六大茶类齐全于哪个朝代
猜你喜欢
-
点燃蜡烛后的现象
阅读量:69 -
如何正确选购净水器
阅读量:19 -
都有什么样的植物是爬蔓的植物
阅读量:43 -
什么爬藤植物冬天不落叶
阅读量:95 -
植物喜欢什么颜色的光
阅读量:77 -
张姓女孩子名字好听文雅
阅读量:71 -
水浒传宋江大结局是怎样
阅读量:76 -
什么开花植物喜水耐阴
阅读量:27 -
红珊瑚是动物还是植物
阅读量:86 -
农村蚊子多怎么可以驱蚊方法
阅读量: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