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总结了哪些读书方法
2024-11-06 17:18:00
1、董遇:“三余”读书法。汉代的著名学者董遇提倡利用“三余”时间读书。他说:“冬者岁之余,夜者日之余,雨者晴之余。”意思是说,冬天,没有什么农活,这是一年之中的空余时间;夜间,天黑不能出去活动,这是一天之中的空余时间;雨天,不能下地劳作,这也是可利用的空余时间。
2、苏轼:“八面受敌”读书法。北宋文学家苏轼的“八面受敌”读书法,是很著名的一种读书方法。这里的“八面”,是指书的各个方面的内容,将研究对象分为东、南、西、北、东南、东北、西南、西北八方,然后各个击破。
3、欧阳修:“计字日诵”读书法。北宋文豪欧阳修的“计字日诵”读书法,是根据自己的读书经历归纳而成的。他曾经精选了《孝经》《论语》《诗经》等十部书,约5万多字,然后规定每天熟读300字,用三年半时间全部熟读完毕。每天背诵150字,只要七年时间就背熟了。
4、陈善:“入书出书”读书法。南宋人陈善著有一部《扪虱新话》,他在书中写道:“读书须知出入法。始当所以入,终当所以出。见得亲切,此是入书法;用得透脱,此是出书法。盖不能入得书,则不知古人用心处;不能出得书,则又死在言下。惟知出入,得尽读书之法也。”这段话的意思是说,读书要知入知出。入,就是要读进书中去,读懂吃透,掌握书中的内容实质;出,就是要从书中跳出来,能够灵活运用书本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开始读书时要求入,读书的最终目的是要求出。
5、张溥:“七焚”读书法。明代学者张溥的“七焚”读书法,强调读写并用,强调“眼到、手到、心到”。他的读书法分为三步:第一步,每读一篇新文章,都工工整整地将它抄在纸上,一边抄一边在心里默读。第二步,抄完后高声朗读一遍。
声明:本网站信息来自网络,所有数据仅供参考,不代表本站立场,如存在版权或非法内容,请联系站长删除,联系邮箱:abc5566@foxmail.com。
猜你喜欢
-
红烧肉怎么做好吃又嫩又烂窍门
阅读量:87 -
紫菜和海带的区别
阅读量:48 -
裙带菜的做法做汤
阅读量:20 -
王者荣耀S24机关演武机关木鱼所有获取方法汇总
阅读量:5 -
算了吧反正有你更孤单是什么歌
阅读量:7 -
半醒半醉半浮生什么意思
阅读量:77 -
微信什么时候开始的
阅读量:13 -
水煮蚕蛹的做法
阅读量:30 -
网络上的凡尔赛是什么意思
阅读量:47 -
我的爱是为你准备的是什么歌
阅读量:15
-
阅读量:61
-
阅读量:5
-
阅读量:59
-
阅读量:29
-
阅读量:73
-
阅读量:84
-
阅读量:63
-
阅读量:85
-
阅读量:15
-
阅读量: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