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对百姓的称谓有什么
2024-11-17 22:53:58
好评回答
1、布衣。西汉开国诸臣授官将相的,绝大多数“起自布衣”,称之为“布衣将相”。“布衣”原指穿麻布衣服的人,后来成为一般平民的代称,其中包括农民、手工业者及没有官爵的地主。
2、黎民。黎民是一个汉语词汇,拼音是lí mín,指庶民,泛指普通百姓、就是平民百姓。
3、庶民。庶民是一个汉语词汇,读音为shù mín ,指一般的民众。
4、黔首、“黔首”(qián shǒu)是中国战国时期和秦代对百姓的称呼。秦始皇时期开始使用。“分天下以为三十六郡,郡置守、尉、监。更名民曰‘黔首’”(《史记·秦始皇本纪》),含义与当时常见的民、庶民同。
5、黎庶。黎庶是一个汉语词语,读音是lí shù,是指平民大众。黎,黎民,起初是奴隶社会中的奴隶身份的劳动者,后来指平民大众。庶,百姓,起初是指奴隶社会中的自由人。
声明:本网站信息来自网络,所有数据仅供参考,不代表本站立场,如存在版权或非法内容,请联系站长删除,联系邮箱:abc5566@foxmail.com。
- 上一篇:为什么古代把稿费称为润笔
- 下一篇:古代男子对自己的称呼
猜你喜欢
-
七夕节的由来和风俗是什么
阅读量:93 -
24节气小暑节气的含义是什么
阅读量:43 -
世界地球日的由来与意义是什么
阅读量:29 -
新剧叛逆者剧情介绍
阅读量:85 -
苦苣的生日花语是什么
阅读量:94 -
女人梦见一个土坟是什么意思
阅读量:16 -
result是什么意思
阅读量:9 -
企业文化有什么作用
阅读量:41 -
研究生调档函是什么意思
阅读量:23 -
獬豸的寓意和象征
阅读量:95
猜你喜欢
-
阅读量:24
-
阅读量:30
-
阅读量:45
-
阅读量:24
-
阅读量:29
-
阅读量:61
-
阅读量:27
-
阅读量:73
-
阅读量:92
-
阅读量: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