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仲舒新儒学的实质
2024-11-20 22:31:05
好评回答
1、它适应加强一统的中央集权制的需要,编造了“天人感应”的政治理论;适应加强君权的需要,敷衍了“君权神授”的神学目的论。
2、适应维护大一统纲常的需要,将先秦多家(不止儒家)的相关思想改造成以“三纲五常”为基础的“忠孝”理论(人们往往认为“三纲五常”只是对孔孟为代表的“儒家”思想的发挥,欠妥!因为至少“儒家”以外的法家韩非也提倡“忠孝”)。
3、适应维护和延续一统国家的需要,提出抑制土地兼并,主张限田、薄敛、省役主张等等。
声明:本网站信息来自网络,所有数据仅供参考,不代表本站立场,如存在版权或非法内容,请联系站长删除,联系邮箱:abc5566@foxmail.com。
猜你喜欢
-
黄山归来不看岳的前一句诗是什么
阅读量:70 -
使头脑清醒的小技巧
阅读量:54 -
胖人走路磨大腿小窍门
阅读量:20 -
雨伞代表什么含义
阅读量:16 -
王安石的生平简介是什么
阅读量:42 -
雁门关是指现在的什么地方
阅读量:31 -
阿胶炖什么最补血
阅读量:35 -
如梦初醒的意思是什么不失时机的意思是什么
阅读量:92 -
冲锋陷阵的陷的意思
阅读量:14 -
目不转睛的睛的意思
阅读量:33
猜你喜欢
-
阅读量:84
-
阅读量:59
-
阅读量:68
-
阅读量:92
-
阅读量:90
-
阅读量:48
-
阅读量:55
-
阅读量:67
-
阅读量:75
-
阅读量: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