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知识达人 > 正文

孩子厌学案例

2024-11-21 04:47:22

好评回答

1、刘某,男,15岁,初二学生。智力较好,但只有数学成绩较好,其他成绩一般。性格倔强,个性刚硬,自尊心特强,逆反心理十分严重,经常和父母、老师发生冲突、顶撞,有很强的抵触情绪。你越是反对的事情,他就越和你对着干。刚开始只是在学校不学习,后来发展到不去学校,每天在家昼夜颠倒玩游戏。爸妈说过无数次,但都不起效果,甚至还大打出手。

2、案例分析:孩子的“逆反心理”是一种消极的抵抗心理,这种心理一旦产生,就会形成一种固定的思维模式,对教师的教育乃至所有的言行都持否定的态度,使教育达不到预期的效果,久而久之还可能导致矛盾激化。因此,家长一旦发现孩子形成了“逆反心理”,应及时采取措施,予以疏导。

3、刘某的叛逆行为是进入成长过渡期的一种表现,许多即将进入青春期的孩子对大人都有一种逆反心理。他们往往把家长和老师的批评、帮助理解为与自己过不去,认为伤害了自己,因而就会表现出严重的敌对倾向。

4、分析其原因主要有:家庭教育方式不当。刘某的父亲忙于生意,和孩子的交流很少,遇到问题就会斥责、谩骂孩子;而他的母亲主要关心孩子的营养状况和学习成绩,忽视孩子的思想教育,认为孩子还小,大了就会懂事的。在孩子的教育问题上,两人的方式常常不一致。学校方面,老师为追求教学质量,对学生的要求过高,加重学生的课业负担。同时个别老师不懂得学生的心理特点,不能正确对待他所犯的错误,处理方式不当,使矛盾和冲突日益恶化起来。初二学生特殊的年龄特点,使他看问题容易产生偏见,以为与老师、家长对着干为勇敢,是一种英雄行为,因而盲目反抗,拒绝一切批评。

5、辅导方案:通过心理辅导,控制住刘某的情绪波动幅度,转变其冲动易怒的性格;通过心理辅导,让孩子重新认识自己,对自己做一个明确的定位。春风化雨,坚持疏导教育:对待刘某,避免直接批评,不与他发生正面冲突,规定玩游戏时间,准时完成即有奖励,采取以柔克刚的教育方式。因势利导,扬长避短。发现刘某的优点,平时在学院的日常生活中善于让刘某发挥自己的优点解决问题,使其在现实世界中获得成就感,逐渐从虚拟世界中走出。

声明:本网站信息来自网络,所有数据仅供参考,不代表本站立场,如存在版权或非法内容,请联系站长删除,联系邮箱:abc5566@foxmail.com。

猜你喜欢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