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国时期的得名源于
2024-11-24 06:32:31
1、春秋时期的“春秋”得名源于战国时期对于春秋时期历史记载的命名。
2、“春秋”作为时代称谓,是由战国时人命名的,确立于西汉。春秋及春秋前是以族名、国都名、王朝名三者合一来命名的时代。战国时人的历史年代学观点略有变化,在继续使用前人关于夏、商、周三代名称的同时,他们把西周后至战国前的时代命名为“春秋”。因为自周王室东迁后,诸侯国林立,大国争霸战争不休,周王室无力控制诸侯,相反却常有求于大国。显然,仍以族、地、王朝三名合一命名已失去意义;另一重要原因是,战国是个思想活跃、百家争鸣的时代,故尔命名新的历史时代时,也有自身的特点。战国时人发展了春秋时已有的“天命靡常”的观点,命名当世为“战国”,而根据西周以后诸侯国林立,各国国史均名曰《春秋》的特点,称这段历史时期为“春秋”。两汉时,人们继承了战国时人对春秋时代的称谓。也有人认为,“春秋”是由鲁国国史《春秋》而得名。
3、鲁国史官把当时各国报导的重大事件,按年、季、月、日记录下来,一年分春、夏、秋、冬四季记录,简括起来就把这部编年史名为“春秋”。孔子依据鲁国史官所编《春秋》加以整理修订,成为儒家经典之一。《春秋》记录了从鲁隐公元年(前722)到鲁襄公十四年(前481)共242年的大事。由于它所记历史事实的起止年代,大体上与一个客观的历史发展时期相当,所以历代史学家便把《春秋》这个书名作为这个历史时期的名称。为了叙事方便,春秋时期开始于公元前770年(周平王元年)周平王东迁东周开始的一年,止于公元前476年(周敬王四十四年)战国前夕,总共295年。
4、此外,《左传》以《春秋》为本,通过记述春秋时期的具体史实来说明《春秋》的纲目。司马迁《史记·十二诸侯年表》说:“鲁君子左丘明惧弟子人人异端,各安其意,失其真,故因孔子史记具论其语,成左氏春秋。”所以,史学家称这个时代为“春秋”。
声明:本网站信息来自网络,所有数据仅供参考,不代表本站立场,如存在版权或非法内容,请联系站长删除,联系邮箱:abc5566@foxmail.com。
猜你喜欢
-
平行四边形具有稳定性对吗?
阅读量:14 -
硫酸锌是沉淀吗
阅读量:23 -
网络数据接收异常怎么办
阅读量:9 -
严监生和严贡生的异同
阅读量:79 -
阳台三面没墙怎么装柜子
阅读量:22 -
论文定稿就通过了吗
阅读量:45 -
通知栏怎么设置颜色
阅读量:74 -
单缸柴油机一直冒白烟怎么办
阅读量:61 -
平板滋滋响是哪里坏了
阅读量:89 -
35KV对人的安全距离是多少?
阅读量: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