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人过年摆什么花灯比较好
2024-12-03 16:11:01
1、贵州花灯戏是清末民初在当地民间歌舞基础上发展起来的。起初,花灯叫采花灯,只有歌舞,后在歌舞中加入小戏,再以后受外来戏曲影响,发展为演出本戏。贵州花灯戏主要流行于独山、遵义、毕节、安顺、铜仁等地,各地有不同的称谓。黔北、黔西一带叫“灯夹戏”,独山一带叫“台灯”,思南、印江等地叫“高台戏”或“花灯戏”。最初的花灯戏演出形式简单,以演民间小戏为主,题材多取农村生活和民间故事,有《拜年》、《姐妹观花》、《三访亲》、《刘三妹挑水》、《放牛拦妻》等剧目。其表演以“扭”为特点,演员常用折扇与手帕为道具表示情感。舞蹈的步法有二步半、四方步,快、慢三步,野鸡步、梭步、碎米步、矮桩步、妇田步、快上步等;扇子耍法有小花扇、大花扇、交扇、盖扇、差扇、扑蝶扇等;身段有犀牛望月、膝上栽花、黄龙缠腰、海底捞月、雪花盖顶、岩鹰展翅等。贵州花灯戏的曲调有的戏剧性较强,也有的源于抒情性的民歌小调,其中“绣荷包”最为闻名。贵州花灯戏在流行过程中逐渐打破了“灯、扇、帕”的歌舞程式,脚色行当也不再局限于“二小”、“三小”,而有了净、末、老旦、彩旦等的划分。
2、思南土家花灯到清朝末年,因受外来戏剧文化的影响,已发展成为花灯戏--高台戏,这是花灯史上的一个大的飞跃。清道光年间,思南土家花灯由原来在室内演出变为院坝搭矮台演出,土家人称之为矮台戏。清光绪18年,思南人罗芳林从云南还乡,在家乡罗家坝搭了一正规的舞台,把土家矮台戏搬上了高台演出。高台戏由此而得名。形成具有浓郁民族特色的高台戏,立即声震全县,甚至越过县界,民间不管红白喜事,过年过节,都争相邀请戏班出戏。
声明:本网站信息来自网络,所有数据仅供参考,不代表本站立场,如存在版权或非法内容,请联系站长删除,联系邮箱:abc5566@foxmail.com。
- 上一篇:过年摆贡什么时候撤下来
- 下一篇:过年之前摆什么最好
猜你喜欢
-
近代中国的社会性质是什么
阅读量:9 -
广州的别称是什么
阅读量:8 -
八宝粥的配料是什么
阅读量:49 -
玻璃纤维板的用途是什么
阅读量:68 -
什么是GSP认证
阅读量:71 -
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是什么意思
阅读量:11 -
什么是货物运输保险
阅读量:14 -
美帝cp是什么意思
阅读量:80 -
张翼祥个人资料简介
阅读量:24 -
青云志一共多少集
阅读量:54
-
阅读量:57
-
阅读量:61
-
阅读量:72
-
阅读量:85
-
阅读量:64
-
阅读量:25
-
阅读量:29
-
阅读量:23
-
阅读量:63
-
阅读量: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