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字的由来
2024-12-07 16:18:02
好评回答
“竹”字始见于商代甲骨文,其古字形像下垂的竹叶,本义就竹子。竹子是古代制作乐器的重要材料,故而“竹”可代指乐器,也是中国古代乐器八音之一。还可代指竹简,如“罄竹难书”。也作姓氏。
“竹”的本义顾名思义,即竹子。这是一种多年生的常绿植物。从许慎《说文解字》的解释来看:“竹,冬生艸(草)也。象形。下垂者,箁箬也。”“竹”是一种能熬过严冬的植物。许慎认为“竹”的小篆体两边下垂的部分表示笋壳。
竹子在中国古代社会曾经发挥过很多作用。在纸被发明之前,竹简是重要的书写工具之一。成语“罄竹难书”中的“竹”即竹子、竹简。还有箫笛一类乐器,也用竹制,故“竹”有乐器、音乐义。竹子的外形高挑飘逸,内空外直,类同人的谦逊的品性,常常为古人颂扬,因此竹子常常同“君子”相提并论,于是就有了“梅兰竹菊”(四君子)、“竹林七贤”等说法。
声明:本网站信息来自网络,所有数据仅供参考,不代表本站立场,如存在版权或非法内容,请联系站长删除,联系邮箱:abc5566@foxmail.com。
猜你喜欢
-
家里有蟑螂怎么解决
阅读量:77 -
吃叶子的菜是哪些
阅读量:17 -
江西邻省有哪些
阅读量:82 -
长春都有什么区
阅读量:33 -
三亚有哪些好玩的景点
阅读量:41 -
蚕丝怎么抽丝剥茧
阅读量:89 -
论文选题怎么选
阅读量:93 -
花店怎么保存鲜花
阅读量:78 -
巧克力酱弄到衣服上怎么洗
阅读量:24 -
梅花鹿品种有哪些
阅读量:56
猜你喜欢
-
阅读量:37
-
阅读量:38
-
阅读量:49
-
阅读量:50
-
阅读量:5
-
阅读量:53
-
阅读量:39
-
阅读量:23
-
阅读量:56
-
阅读量: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