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勺之战的成语典故
2024-12-07 23:07:22
长勺之战的成语典故:春秋时期鲁国大败来犯齐军的战役。鲁庄公十年,齐国攻鲁。鲁与齐军遇于长勺,庄公用曹刿的计谋,采取“敌疲我打”的方针,打败齐军。战役起因:齐襄公于周庄王十一年年底被公孙无知暗杀,月余后公孙无知亦被国人所杀。公子纠及公子小白各自从鲁国及莒国返国。小白先至即位,是为齐桓公。鲁庄公为护送公子纠回国,与齐军战于干时而大败,仅以身免。齐国随后计划再进攻鲁国。
战役背景
自公元前770年周平王东迁洛邑起,中国历史进入了诸侯兼并、大国争霸的春秋时代。齐国和鲁国都是西周初年分封的重要诸侯国,又互相毗邻,在当时的动荡局面下,不免发生各种矛盾,而矛盾冲突的激化,又势必造成两国间兵戎相见的结果,长勺之战正是这一特殊历史条件下的产物。
春秋时期的鲁国据有今山东西南部地区,都城曲阜(今山东曲阜),历经鲁公伯禽、考公酋、炀公熙、幽公宰、魏公晞、厉公擢、献公具、真公濞,一直都是周室强藩,震慑并管理东方,充分发挥了宗邦的作用。此时的鲁国“奄有龟蒙,遂荒大东。至于海邦,淮夷来同”,其国力之强,使得国人和夷狄之民“莫我敢承”、“莫不率从”。但是疆域和国力较之齐国,均处于相对的劣势。
齐国早在西周时期已出现,当时周武王为了酬谢为周朝的功臣和宗室,大行封建制度,首封身为师父的功臣吕尚于营丘,国名为齐。因国君为姜姓吕氏,故又称为姜姓吕氏齐国,史称吕齐。太公东去就国,近邻的夷人莱侯率军与太公争夺营丘。太公至营丘后,因应当地风俗,简化礼节而修政。发展工商业,利用当地鱼盐之利,人口大增,使齐国成为大国。
声明:本网站信息来自网络,所有数据仅供参考,不代表本站立场,如存在版权或非法内容,请联系站长删除,联系邮箱:abc5566@foxmail.com。
- 上一篇:机动车年审需要什么资料
- 下一篇:长勺之战的背景
猜你喜欢
-
被罩买什么材质好
阅读量:30 -
买什么材质的餐具
阅读量:7 -
洗菜盆买什么材质的
阅读量:44 -
冬天毛毯买什么材质好
阅读量:62 -
买什么材质的筷子比较好
阅读量:51 -
戒指买什么材质好
阅读量:19 -
冬被买什么材质好
阅读量:16 -
手套买什么材质好
阅读量:6 -
内裤买什么材质
阅读量:52 -
家里有蟑螂怎么解决
阅读量:89
-
阅读量:76
-
阅读量:65
-
阅读量:86
-
阅读量:14
-
阅读量:20
-
阅读量:44
-
阅读量:78
-
阅读量:42
-
阅读量:35
-
阅读量: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