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闻不如一见下一句是什么意思
2024-12-08 01:30:49
“百闻不如一见”的下一句是:“百见不如一干”,这句话的意思是:听说的再多,不如自己亲眼见上一见,见的再多,不如自己亲身体验一下。这句话告诉我们的道理是,对于一些事情我们不要道听途说,要眼见为实,亲身去实践。“百闻不如一见”出自《汉书·赵充国传》。《汉书》又称《前汉书》,是中国第一部纪传体断代史,“二十四史”之一。
百闻不如一见的故事:
汉武帝后期,聚居在西北部的羌族,经常向内地侵扰,攻城略地。匈奴也想联合羌人共同侵扰汉朝。面对这种形势,武帝曾提出要斩断匈奴右臂,指的正是这种联合,但派去的士兵也为羌人所败。这时,羌入又逐渐向湟水以北移动,找寻农民弃耕的地方去放牧。同时羌人各部落也有联合一致的趋向,郡县官吏也禁止不了。这时匈奴又想勾结羌人,以扩大对汉西部的侵扰。汉朝派往浩窖(今青海省大通河东岸)的军队,被羌人打败,损失甚大。
宣帝期间,光禄大夫义渠安国出使到了羌族,羌先零部落酋长向他表示要北渡湟水,到汉民不种田的地方畜牧。义渠安国向朝廷报告这个情况。赵充国弹劾义渠安国奉使失职。从此以后,羌人依照以前的话,擅自渡过湟水,当地汉朝的郡县长官不能禁止。元康三年(公元前63年),先零部落与各个羌族部落酋长二百多人“解仇交质”,订立盟约,打算共同侵扰汉朝地区。神爵元年(公元前61年)春,大汉中央两府(丞相、御史)又推荐义渠安国出使诸羌,了解其动向。义渠安国不懂策略,一到羌部,就召集先零部落的头领三十多人,以他们都有逆而不顺之罪,全部斩首。调兵杀了一千多人。于是羌族各部及归义羌侯杨玉等都很震恐,离开其地,劫掠其他小族部落,犯汉边塞,攻城邑,杀长吏义渠安国以骑都尉身份带领三千骑兵守备羌人,被羌人所击,损失惨重。他领兵退到令居,向皇帝报告。
汉宣帝召集群臣商议,询问谁愿领兵前去边关退敌。话音刚落,一位七十六岁的老将挺身而出,自告奋勇要求前往。这位银须飘飘的老将就是曾经与羌人打过几十年交道的赵充国。汉宣帝非常高兴,问他要带多少人马。赵充国说:“听别人讲一百次,不然亲眼一见。用兵是很难在遥远的地方计算好的。由于两地相距太远,一时难以计算,所以,我想亲自到那里看看,定下攻守方案,画好地图,再上奏。”经宣帝同意,赵充国带领一支侦察部队渡过汹涌澎湃的黄河,刺探敌情去了。路上,碰到了小股敌军,汉军奋勇冲杀,俘虏了不少羌兵将士们准备乘胜追击,赵充国阻拦说:“我军长途跋涉,主要目的是探明敌人的情况,如果逞一时之勇,紧追不舍,孤军深入敌人腹地,难免要吃大亏。”将士们听了,都很佩服老将军的远见。赵充国观察了地形,掌握了敌军的兵力部署,又从俘虏口中了解到许多敌人内部的情况,这才制定出驻兵屯守、整治边关、分化瓦解、各个击破的策略,上奏宣帝。不久,朝廷就派兵打败了来犯的羌人,恢复了西北边疆的安定。赵充国不信道听途说,亲临实地查看的作风,为后人所效仿。
声明:本网站信息来自网络,所有数据仅供参考,不代表本站立场,如存在版权或非法内容,请联系站长删除,联系邮箱:abc5566@foxmail.com。
- 上一篇:空调制热一小时费多少度电
- 下一篇:充分条件和必要条件是什么意思
猜你喜欢
-
平底锅买什么材质好
阅读量:26 -
儿童床买什么材质好
阅读量:62 -
回南天墙壁为什么会出水
阅读量:13 -
回南天墙壁渗水怎么解决
阅读量:12 -
回南天墙壁出水原理
阅读量:95 -
回南天一般持续多久?
阅读量:46 -
回南天必备拖地攻略
阅读量:15 -
回南天的形成原因
阅读量:45 -
回南天开窗好还是关窗好
阅读量:65 -
灭火器红黄绿三种颜色代表什么
阅读量:64
-
阅读量:21
-
阅读量:95
-
阅读量:32
-
阅读量:13
-
阅读量:34
-
阅读量:51
-
阅读量:18
-
阅读量:39
-
阅读量:41
-
阅读量: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