歇后语的由来是什么
2024-12-08 04:39:54
最早出现“歇后”这一名称是在唐代。《旧唐书·郑綮列传》中就已经提到过所谓“郑五歇后体”(一种“歇后”体诗)。但它作为一种语言形式和语言现象,却远在先秦时期就已经出现了。如《战国策·楚策四》:“亡羊补牢,未为迟也。”意思就是说,丢失了羊再去修补羊圈,还不算太晚。这就是我们今天所看到的歇后语。
歇后语的组成
歇后语由前后两部分组成:前一部分起“引子”作用,像谜面;后一部分起“后衬”的作用,像谜底。在一定的语言环境中,通常说出前半截,“歇”去后半截,就可以领会和猜想出它的本意。
歇后语的分类
一,谐音类
如:空棺材出葬——目(墓)中无人;孔夫子搬家——净是输(书);这类歇后语是利用同音字或近音字相谐,由原来的意义引申出所需要的另一种意义。看到这类歇后语,往往要转几个弯子才能恍然大悟,因而也更饶有兴味。有的书把它列入“双关语”一类,也是有道理的。
第二,喻事类
如:弄堂里搬木头——直来直去;冷水发面——没多大长进;这类歇后语是用客观的或想像的事情作比方。如果对设比事情的特点、情状有所了解,也自然能领悟后半段的“谜底”。
第三,喻物类
如:黄牛肩脚——不负责任;老鼠上街——人人喊打棋盘里的卒子——只能进不能退;这类歇后语则是用某种或某些物件、动物作比方。了解卜设比物的性质,也就能领悟它的意思。
第四,故事类
如:刘备借荆州——只借不还;林冲棒打洪教头——专看你的破绽下手;这类歇后语一般是引用常见的典故、寓言和神话传说等作比方。上述两例,只要知道刘备、林冲故事的,自能了然于心。
声明:本网站信息来自网络,所有数据仅供参考,不代表本站立场,如存在版权或非法内容,请联系站长删除,联系邮箱:abc5566@foxmail.com。
- 上一篇:风信子怎么土养
- 下一篇:毛坯房收房验房注意事项
猜你喜欢
-
最经典的上海本帮菜前十
阅读量:53 -
云南小吃排行榜
阅读量:57 -
云南有哪些特色美食
阅读量:10 -
北京人早餐吃什么
阅读量:91 -
河北美食排行榜
阅读量:71 -
云南特色小吃有哪些
阅读量:87 -
天津最好吃的美食街
阅读量:15 -
天津五大著名小吃街
阅读量:20 -
西安最好吃的羊肉泡馍在哪
阅读量:16 -
吉林老字号美食推荐
阅读量:88
-
阅读量:12
-
阅读量:69
-
阅读量:19
-
阅读量:70
-
阅读量:9
-
阅读量:80
-
阅读量:57
-
阅读量:93
-
阅读量:79
-
阅读量: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