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宫建于什么朝代
2024-12-08 09:48:50
北京故宫建于明代,是于明成祖永乐四年(1406年)开始建设,以南京故宫为蓝本营建,到永乐十八年(1420年)建成。它是一座长方形城池,南北长961米,东西宽753米,四面围有高10米的城墙,城外有宽52米的护城河。紫禁城内的建筑分为外朝和内廷两部分。外朝的中心为太和殿、中和殿、保和殿,统称三大殿,是国家举行大典礼的地方。内廷的中心是乾清宫、交泰殿、坤宁宫,统称后三宫,是皇帝和皇后居住的正宫。
故宫名称的意义
故宫又称紫禁城。中国古代讲究“天人合一”的规划理念,用天上的星辰与都城规划相对应,以突出政权的合法性和皇权的至高性。天帝居住在紫微宫,而人间皇帝自诩为受命于天的“天子”,其居所应象征紫微宫以与天帝对应,《后汉书》载“天有紫微宫,是上帝之所居也。王者立宫,象而为之”。紫微、紫垣、紫宫等便成了帝王宫殿的代称。由于封建皇宫在古代属于禁地,常人不能进入,故称为“紫禁”。明朝初期同外禁垣一起统称“皇城”,大约明朝中晚期,与外禁垣区分开来,即宫城叫“紫禁城”,外禁垣为“皇城”。
建筑造型
故宫前部宫殿,当时建筑造型要求宏伟壮丽,庭院明朗开阔,象征封建政权至高无上,太和殿坐落在紫禁城对角线的中心,四角上各有十只吉祥瑞兽。故宫的设计者认为这样以显示皇帝的威严,震慑天下。后部内廷却要求深邃、紧凑,因此东西六宫都自成一体,各有宫门宫墙,相对排列,秩序井然。内廷之后是宫后苑。
故宫宫殿是沿着一条南北向中轴线排列,三大殿、后三宫、御花园都位于这条中轴线上。并向两旁展开,南北取直,左右对称。这条中轴线不仅贯穿在紫禁城内,而且南达永定门,北到鼓楼、钟楼,贯穿了整个城市。
声明:本网站信息来自网络,所有数据仅供参考,不代表本站立场,如存在版权或非法内容,请联系站长删除,联系邮箱:abc5566@foxmail.com。
- 上一篇:鸿运当头的养殖方法
- 下一篇:蝙蝠为什么能发出超声波
猜你喜欢
-
家里有蟑螂怎么解决
阅读量:80 -
吃叶子的菜是哪些
阅读量:28 -
江西邻省有哪些
阅读量:40 -
长春都有什么区
阅读量:9 -
三亚有哪些好玩的景点
阅读量:71 -
蚕丝怎么抽丝剥茧
阅读量:17 -
论文选题怎么选
阅读量:65 -
花店怎么保存鲜花
阅读量:28 -
巧克力酱弄到衣服上怎么洗
阅读量:95 -
梅花鹿品种有哪些
阅读量:37
-
阅读量:84
-
阅读量:74
-
阅读量:69
-
阅读量:69
-
阅读量:25
-
阅读量:76
-
阅读量:15
-
阅读量:92
-
阅读量:63
-
阅读量: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