舆论是什么意思
2024-12-08 14:21:12
舆论是公民在某时间与地点,对某行为公开表达的内容,基本趋于一致的信念、意见和态度的总和。它是社会评价的一种,是社会心理的反映(1)给舆论下定义有许多困难。简单的定义是,舆论是社会中相当数量的人对于一个特定话题所表达的个人观点、态度和信念的集合体。(2)个人或团体的自我语言,对某一事件发表意见,影响人们的思想,行动。
引证解释
《三国志·魏志·王朗传》:“设其傲狠,殊无入志,惧彼舆论之未畅者,并怀伊邑。”
宋苏舜钦《诣匦疏》:“朝廷已然之失,则听舆论而有闻焉。”
明胡应麟《诗薮·唐下》:“老杜律仅七篇,而首録《张氏隐居》之作,既於舆论不合,又己调不同。”
冰心《寄小读者》十八:“最可敬的是他们很关心于船上别国人对于中国学生的舆论。”
由来
舆论观念有久远的历史。在中国,“舆”字的本义为车厢或轿,又可以解释为众、众人或众人的。如《左传·僖公二十八年》“听舆人之诵”,《晋书·王沈传》“自古圣贤,乐闻诽谤之言,听舆人之论”,其中“舆人”均指众人。“舆论”作为一个词组,最早见于《三国志·魏·王朗传》:“没其傲狠,殊无入志,惧彼舆论之未畅者,并怀伊邑”。其后见于《梁书·武帝纪》:“行能臧否,或素定怀抱,或得之舆论”。其中“舆论”即公众的言论,或公众的意见。
在欧洲,早在古代社会就有类似舆论的记载,但正式使用public opinion这个词却晚得多。18世纪的伏尔泰称“舆论”是世界之王。卢梭在《社会契约论》一书中使用了舆论这个概念,并且认为:“在全世界一切民族中,决定人民爱憎取舍的绝不是天性而是舆论”。在现代国家或国际生活中,舆论成为一个常用词。
声明:本网站信息来自网络,所有数据仅供参考,不代表本站立场,如存在版权或非法内容,请联系站长删除,联系邮箱:abc5566@foxmail.com。
- 上一篇:耙耳朵四川话是什么意思
- 下一篇:爱情自信的句子
猜你喜欢
-
最经典的上海本帮菜前十
阅读量:83 -
云南小吃排行榜
阅读量:40 -
云南有哪些特色美食
阅读量:18 -
北京人早餐吃什么
阅读量:55 -
河北美食排行榜
阅读量:74 -
云南特色小吃有哪些
阅读量:28 -
天津最好吃的美食街
阅读量:9 -
天津五大著名小吃街
阅读量:82 -
西安最好吃的羊肉泡馍在哪
阅读量:93 -
吉林老字号美食推荐
阅读量:61
-
阅读量:47
-
阅读量:8
-
阅读量:56
-
阅读量:73
-
阅读量:57
-
阅读量:52
-
阅读量:48
-
阅读量:21
-
阅读量:25
-
阅读量: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