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花大闺女是怎么来的
2024-12-08 17:19:10
黄花大闺女是怎么来的
黄花在古代又指菊花,因菊花能傲霜耐寒,常用来比喻人有节操。因此,人们在闺女前面加黄花,不仅说明这个女子还没有结婚,还说明这姑娘心灵美好,品德高尚。这样,黄花闺女就成了未出嫁的年轻女子的代名词了。
黄花大闺女起源故事
南北朝刘宋时,宋武帝有一个貌美如花的女儿,叫做寿阳公主。有一天,她在宫里玩累了,便躺卧于一棵梅树之下,当时正逢梅花盛开,一阵风吹过,梅花片片飞落,有几瓣梅花恰巧掉在她的额头,留下斑斑花痕,寿阳公主被衬得更加娇艳妩媚,宫女们见状,都忍不住夸赞好看。从此,寿阳公主就常将梅花贴在前额。人们将寿阳公主这种打扮称为“梅花妆”。传到民间,许多富家大户的女儿都争着效仿。但由于梅花是有季节性的,所以,女人们便采集来其他黄色花粉,而后做成涂饰粉料代替腊梅,以便长期使用。大家把这种粉料称为“花黄”。在当时,人们都认为不贴花黄,就缺少了女性特征。用黄颜色在额上或脸上两颊画成各种花纹成为少女的一种必不可少的装饰。但少女出嫁以后,就要改变这种贴黄的装饰,作另一番打扮。
黄花大闺女的形容范围
在中国民间,通常把未出嫁、未有性生活的少女俗称为黄花大闺女。在中国某些地方的农村,也会把黄花大闺女称为黄毛丫头,黄毛即女孩子两鬓的细小绒毛。在女子出嫁时老人会用白泥拔掉或剃掉新娘两鬓的绒毛,作为女孩成为女人的仪式。因为花黄的饰粉是黄色的,而采用这种妆饰的又都是未出阁的少女,少女出嫁以后就要改变装饰,另作一番打扮。
声明:本网站信息来自网络,所有数据仅供参考,不代表本站立场,如存在版权或非法内容,请联系站长删除,联系邮箱:abc5566@foxmail.com。
猜你喜欢
-
最经典的上海本帮菜前十
阅读量:58 -
云南小吃排行榜
阅读量:90 -
云南有哪些特色美食
阅读量:77 -
北京人早餐吃什么
阅读量:28 -
河北美食排行榜
阅读量:92 -
云南特色小吃有哪些
阅读量:62 -
天津最好吃的美食街
阅读量:8 -
天津五大著名小吃街
阅读量:44 -
西安最好吃的羊肉泡馍在哪
阅读量:96 -
吉林老字号美食推荐
阅读量:73
-
阅读量:88
-
阅读量:34
-
阅读量:91
-
阅读量:63
-
阅读量:9
-
阅读量:62
-
阅读量:59
-
阅读量:51
-
阅读量:62
-
阅读量:51